旧版入口 English 电子邮件
首页
南邮概况
>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南邮精神 校标校训 南邮校史 南邮校歌 现任领导 视频展播 校园实景漫游 校园景色 校区地图
内设机构
>
党政群部门 教学机构 基层党的组织 科研机构 直属单位和其他 独立学院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学术刊物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信息公开
人才培养
>
本科 研究生 留学生 继续教育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智慧校园
通知通告
关闭
南邮要闻1
首页  南邮要闻1  南邮要闻
  • 南邮要闻
    • 要闻图片新闻专栏
    • 查看更多
  • 南邮要闻图片
    2022
    08.27
    我校联合承办第八届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8月26日,第八届3S杯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决赛在南京举办。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朱洪波教授,以及来自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的40余名专家参加了此次决赛评审。评审会开幕式由朱洪波主任主持。  宋彤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大赛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在校学生创业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项工作的成果已经随着第一批参赛学生走入社会而取得了重大社会影响。曹学勤副秘书长表示,大赛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内的品牌赛事,成为青年大学生接触、学习、探究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平台,她对参赛大学生、大赛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大赛秘书处赵海涛秘书长作评审工作报告,汇报了今年大赛的相关活动安排和评审任务。  本次大赛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报、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邮电
    2022
    08.27
    我校学生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再创佳绩
      8月20—25日,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落下帷幕。我校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华东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探索性工程实践类赛事,是教育部国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要赛事之一,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200余所高校的515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我校该项赛事由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多年来在省赛及国家赛中屡获佳绩。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确立了以“互联网+” “挑战杯” “数模” “电赛”四大赛为重点,以“西门子杯” “智能车” “机器人” “工程训练”四大赛为特色赛事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竞赛教练队伍建设和优秀项目培育,注重人员、项目、资金整合,有力支撑了高质量人才培养。表1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
    2022
    08.27
    我校启动“华礼•匠心”教师培训工程暨“开学第一课”全校教师培训会
      8月25日,我校开展“华礼·匠心”教师培训工程暨“开学第一课”全校教师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结合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专项工作,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前沿教学发展理念、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转型,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主题,邀请校内外专家作专题报告。全校各教学单位共计千余名教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出席培训会并讲话。  孙力娟副校长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锻造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的“金师”。她强调,广大教师要紧跟教育教学发展新要求,主动迎接智慧时代新挑战,熟练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切实实现教育教学生态变革与转型。各教学单位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围绕“十大工程”,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守住底线,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树立全员全过程教育教学质量观。  在“教学•大家谈”阶段,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徐骏教授作《育教融合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思考与构建》主题报告。徐骏教授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详述了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本科人才培养体
    2022
    08.26
    我校承办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暑期学校
      8月18-25日,由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研究生院承办的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暑期学校在线上举办。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志球教授,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教授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  黄志球副主任委员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暑期学校将充分利用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力求构建智能通信、感知和计算的创新型人才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旨在让学员深度接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前沿研究,培养学员研究兴趣,帮助掌握基本的智能通信感知计算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好基础。他希望学员们抓住与专家学者们近距离学习的机会,认真听取讲座,积极提问交流,拓宽思维和视野,提升学术能力,传承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蒋国平副校长代表承办高校讲话。他回顾了学校的办校历程,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和
    2022
    08.25
    我校教师荣获第四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第一名
      8月25日,第四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第六届全国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在河海大学落下帷幕。我校理学院张红光老师获理科组第一名并获特等奖(创我校此项赛事理科组的最高成绩),将代表江苏出征国赛。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单俊豪老师获工科组二等奖,传媒与艺术学院郭静老师获文科组二等奖。张红光老师被省总工会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称号。我校获得本次竞赛优秀组织奖。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以“青教赛”为抓手,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撑。工会、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组织、统筹协调,各教学单位密切配合,为参赛教师提供全方位保障。经过校内选拔、集中轮训和专家辅导,代表学校参赛的三位老师苦炼内功、完善自我,以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教学设计、高超的教学技艺、深刻的教学反思,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献身教学的良好师风。  本次竞赛由江苏省总工会、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主办,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承办,河海大学协办,来自全省12个设区市和55所高校等67支代表队的168名青年教师参赛。据悉,本次大赛是全省引领性职工技能
    2022
    08.23
    南邮学子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8月22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颁发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决定,89名来自全国各地、具有较强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大中小学生获得表彰。经过层层遴选,江苏省有2名大学生(全国共计31名大学生)获此殊荣,我校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万宝飞位列其中!  万宝飞从小怀揣科技报国梦。本科期间,他笃学不倦,醉心科研,在电磁隐身技术领域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Optics Letters, IEEE Sensors Journal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4篇为中科院二区论文。他带领团队以参赛类别内总分第一的成绩斩获第十七届江苏省“挑战杯”特等奖,最终获得国赛二等奖,同时也是江苏省信息技术类——自然科学论文类最高奖。目前,他已获得我校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推免资格,将继续在电磁隐身技术领域探索、突破。  多年来,团委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上持续发力,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双创赛事为牵引,以创新创业社团为抓手,以
    2022
    08.22
    校领导视察暑期校园改造工程
      8月22日上午,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带队前往仙林校区和三牌楼校区,深入视察校史馆、通信展览馆、邮政馆、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校园书店等校园改造施工现场,看望慰问校内各工地工作人员。  炎炎夏日,校园内各施工现场井然有序,高温下工作人员们奋战一线、坚守岗位,有序推进项目改造工程,保障建设进度,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校领导看望慰问工作人员,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们点赞,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天气炎热,大家辛苦了,注意防暑降温!”  在施工现场,校领导对项目建设情况给予肯定,听取了相关部门及施工方负责人关于施工方案、工程进度等情况汇报,查看了各项目改造情况和工程进展,并对项目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希望各项既定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为新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备受鼓励,表示会尽职尽责、扎实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建设美丽校园尽一份力。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宣传部,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项目施工方代表陪同视察。视察三馆改造项目了解材料学科楼建设进程查看学生宿舍改造情况检查校园安全工程(图文:毕莹莹 
    2022
    08.20
    福建省安溪县县委副书记洪金城一行来校交流
      8月18日下午,福建省安溪县委副书记洪金城一行来我校座谈交流,座谈会在三牌楼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友国出席会议,产学研合作处、国家大学科技园及通信网络产业研究院、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边缘智能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友国副校长对安溪县洪金城副书记一行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学校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及创新资源集成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王友国副校长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双方合作提档升级,为安溪县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贡献南邮力量。  洪金城副书记介绍了安溪县的基本情况,希望借助南邮在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全链条的支撑体系,积极探索资源互享、平台互用、优势互补的合作新模式,打造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助力乡村振兴。安溪县副县长谢建新从区位优势、园区载体、产业基础、投资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安溪县招商情况。  产学研合作处、国家大学科技园及校地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学校在校地合作
    2022
    08.20
    叶美兰校长一行出席宿迁首届人才发展大会并参加相关活动
      8月18日上午,宿迁首届人才发展大会在宿迁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校长叶美兰、副校长汪联辉受邀出席相关活动。产学研合作处、校长办公室、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大会以“迁宿迁、创未来”为主题,向四海贤俊、八方英才发出诚挚邀约,邀请广大人才选择宿迁、迁驻宿迁,携手并进、创赢未来。大会开幕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同步面向社会直播开幕式盛况。开幕式上,叶美兰校长与宿迁市相关领导、嘉宾共同参加开幕大会,汪联辉副校长代表南京邮电大学与宿迁市人民政府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当日下午,叶美兰校长出席宿迁“大数据+”产业链对接座谈会,并代表南京邮电大学发言,向与会领导、企业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她说,办学80年来,南邮为国家培养了25万余名通信信息领域优秀人才,在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拥有“电子与科学技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为培养一流数字经济相关人才搭建了广阔平台。学校持续推进校地协同发展战略和校企合作战略,搭建政产学研合作体系。此次与宿迁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宿豫区签订共建南邮宿迁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协议,这是我校
    2022
    08.13
    我校承办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时代变迁与马克思主义”暑期学校
      8月12日,由江苏省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时代变迁与马克思主义”暑期学校线上召开。江苏省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校长叶美兰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教授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近500人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观看直播。  叶美兰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暑期学校旨在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她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尤其是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她说,本次暑期学校专家阵容强大,希望大家珍惜机会,抓住这次学习的良好契机,认真听取专家学者们的指导,不断拓宽思维和视野,坚持学术创新,提升学术能力,树立真理情怀,为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蒋国平副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我校办校历程,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他指出,本次暑
    2022
    08.09
    Nature Electronics刊发王婷教授汪联辉教授团队在柔性生物传感领域研究进展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王婷教授和汪联辉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胡本慧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在柔性生物传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开发了一种基于神经递质双向交互的人工神经元,构建了模态兼容的脑机交互界面。相关成果以A chemically mediated artificial neuron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Electronics(《自然·电子学》)上。  揭秘大脑功能,解读脑部信号,不仅可为脑疾病提供诊疗依据,也能够为类脑芯片构建新策略。脑机接口是脑研究领域的黑科技之一,它以电生理信号为通讯媒介,承载着信号双向传输的功能。在生物体内,脑部神经元之间主要通过递质为信使分子,最终实现决策、记忆、情绪等智能行为。由于脑机接口缺乏神经递质感释功能,当其与生物神经元直接交互时,界面处将产生信息模态不兼容的问题,无法在体内递质分子动态平衡的微环境中表现出自适应特性,从而限制脑部信息解读的精准性与全面性,特别是在解读与神经递质相关的复杂智能行为上存在壁垒。  针对以上问题,王婷教授和汪联辉教授团队与合作者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神经递质双向交互的人工神经元,它能够接收
    2022
    08.08
    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一行来校调研
      8月5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处长韩叶祥一行来我校调研科技创新工作。调研座谈会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副校长汪联辉出席会议,科学技术处及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汪联辉副校长致欢迎辞,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学校科技创新及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成绩,感谢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长期以来对我校科技工作的关心指导,希望借此次调研机会,讨论科技创新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促进我校科技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围绕“四个面向”,科学技术处负责人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学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及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  韩叶祥处长充分肯定我校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南京邮电大学有良好的科研特色、基础和条件,希望学校深入领会国家和江苏省科技改革精神,持续加强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的培育和建设,持续发掘服务社会经济产业的潜力,持续探索科研活动的新组织模式和激励办法等,形成典型的、可复制的经验做法,积极在全省推广以扩大影响力。韩处长表示,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将
    2022
    07.28
    校领导为2022级新生送录取通知书
      7月21日上午,校长叶美兰率泰州招生组负责人前往江苏省泰州中学,为我校录取的2022级本科新生现场颁发录取通知书。泰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封留才,副校长杨立根,见习校长周鑫森,录取学生及家长参加颁发仪式。   泰州中学封留才校长在致辞中对叶美兰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我校多年来给予泰州中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泰州中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育人成效和今年学生高考升学情况。封校长表示,南邮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红色出身,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南邮历史好,专业好,就业好,即将入学南邮的同学们要在这样一所光荣的红色高校里,继续勤奋刻苦学习,投身火热的大学生活、规划好学业和职业生涯,掌握创新国家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前沿技术,在人生的征途上飞的更高更远,成为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栋梁之才。  叶美兰校长代表学校感谢泰州中学多年来向南邮输送优质生源,对泰州中学考取南邮的优秀学子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欢迎。叶校长说,有“千年书院,百年名校”美誉的泰州中学办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今年有包括两名606分同学在内的27名同学加入南邮,同学们从泰州中学走出,带着荣光。叶校长简要介绍了我校的红色校史
    2022
    07.25
    我校承办第七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
      7月22日至23日,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新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与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第七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在南京举行。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宇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陈洪良主持。  郭宇锋副校长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强调了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希望参赛选手在大赛中能够劈波斩浪、扬帆奋进,以激情和汗水谱写“励志故事”、成长为“商海精英”,以优异成绩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省科协学会部岳智顺部长、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林颢副厅长、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施建石理事长先后致辞,希望同学们通过创新创业,为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强省强国贡献智慧和青春力量。协办单位代表、飞燕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赵梓言总经理,评委代表、南京林业大学测绘工程系主任陈动副教授,参赛选手代表、我校研究生黎信廷同学分别发言。  来自全省15所高校的66支队伍、共186位选手,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本次大赛。比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92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88/638 跳转到 
校友会 基金会 新闻网 相关链接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