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宿迁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
2月14日下午,南邮宿迁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揭牌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宿迁市宿豫区举行。我校副校长汪联辉,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李钦,宿豫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源,我校管理学院、南邮宿迁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负责人,宿豫区、宿迁市工信局、民政局负责人出席仪式。 徐源区长介绍了宿豫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宿豫区将把数字经济作为核心主导产业,按照打造一个载体、建立一支基金、出台一项政策、聚拢一批人才、争取一个品牌的“五个一”思路发展数字经济,集中力量和优势打造苏北数字经济高地。宿豫区将坚持“围墙外包办、围墙内帮办”的服务理念,严格按照协议约定做好服务保障,为研究院项目落地运营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汪联辉副校长在讲话中说,作为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和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校地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增强社会服务新动能。他表示,南邮宿迁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将重点围绕宿迁市“大数据+”产业链,结合南京邮电大学人才、科技等资源优
我校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干部大会
2月11日上午,我校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干部大会。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在仙林校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出席会议。大会回顾总结了学校2022年度工作落实和完成情况,全面部署2023年度工作任务。会议由校长叶美兰主持。 叶美兰校长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学校迎来办学80周年重要历史发展机遇的关键之年。全校上下风清气正、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多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打开崭新局面,为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叶校长重点从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学校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学校党建思政工作再获佳绩、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学校学生竞赛再创佳绩、学校实践育人取得新成绩、校友回馈母校再展新风采、学校文化建设取得新收获等10个方面,全面回顾了学校2022年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工作进展。 校党委书记刘陈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主要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学校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
校党委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
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2月10日上午,校党委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会议紧扣“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的主题,紧密联系班子和个人实际,深入查摆存在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省纪委监委第十四监督检查室二级调研员丁冬梅同志到会全程指导督导。校党委书记刘陈同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党委常委出席会议,校长叶美兰列席会议。 校党委高度重视本次民主生活会,认真制定会议方案并上报省委组织部。会前,校党委领导班子对照中央、省委关于开展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深刻把握主题内涵,精心组织安排,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为开好本次民主生活会做好会前准备工作。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规范制定实施方案,为开好民主生活会打牢制度基础;二是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持做到学思践悟,为开好民主生活会打牢思想基础;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谈心谈话,营造开好民主生活会的良好氛围;四是全面梳理检
校领导检查新学期开学返校准备工作
2月10日下午,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副书记荆晅,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小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友国带领相关职能部门检查了仙林校区、三牌楼校区和锁金村校区新学期开学返校的准备情况,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学生安全、有序返校。 叶美兰校长、荆晅副书记和孙力娟副校长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实地考察了仙林校区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场所的开学前准备工作完成情况,现场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学生返校工作准备情况的简要汇报,并与返校学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学业、生活等情况,叮嘱做好自我防护。校领导对各部门的返校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强调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压实责任,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在实验室安全保障、宿舍环境改善等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友国副校长一行检查了三牌楼校区教室、食堂、图书馆等重点场所,针对校园环境、生活设施、教学场地、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指导。姜小舜总会计师一行对锁金村校区的教学环境与生活场所进行了重点检查,确认各项配套设施运转良好,同时对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要求。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研
我校开展“华礼•匠心”教师培训工程暨“开学第一课”全校教师培训会
2月10日,我校在仙林校区融创教学空间开展了“华礼·匠心”教师培训工程暨“开学第一课”全校教师培训会。培训会主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前沿教学发展理念,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全校各教学单位共计千余名教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出席培训会并讲话。 孙力娟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南京邮电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为特色的高校,在面向新时代数字化教育教学转型路径上开展了有益探索,未来将不断把教育数字化推向深入,持续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推进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培养学生数字能力为基础的新型能力,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教育评价。 郭新宇调研员作《大力推进江苏高校教学数字化》主题报告,并对近期发布的《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高校教学数字化工作的意见》作了解读,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
我校3家基地综合评估优秀 获评江苏省决策咨询重点研究基地
日前,由江苏省社科联组织开展的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综合评估结果揭晓。我校江苏现代信息服务业研究基地、江苏现代信息社会研究基地、江苏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研究基地等3家基地综合评估优秀,全部获评重点研究基地。 本次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的综合评估工作于2022下半年启动,按照“调控总量、优化布局、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总体思路,突出决策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导向,坚持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相结合,现有成果评估与发展潜力评估相结合,综合考察各基地基础设施保障、省部级领导批示、科研项目完成、专家队伍建设、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5年来的建设情况。全省48家基地中,31家被认定为重点研究基地,17家被认定为一般研究基地。省社科联将对重点研究基地进行重点资助,两类研究基地实施动态调整,更加深入推进研究基地规范化、智库化建设。 近5年,我校江苏现代信息服务业研究基地基地成员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经费累计到账3000余万元。在国内外期刊、高水平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SSCI、EI 检索论文近130篇,CSSCI、北大核心期刊论文近280篇。江苏现代信息社会研究基地近5年7份成果入选《
我校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院士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月7日,美国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公布2023年新增院士名单,选出18名外籍国际科学家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院士,因在有机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地位(For innovation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c optoelectronics materials and devices),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此前,黄维院士已荣获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等学术荣誉,此次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是黄维院士获得的第七个院士头衔。 黄维院士是我国有机(光)电子学科和柔性(光)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印刷电子、能源电子、健康电子、智能电子和柔性电子学家。在构建有机光电子学科的理论体系框架、实现有机半导体的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方
学校召开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推进会
为扎实推进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2月6日上午,学校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推进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校各相关二级单位科研分管院长、科学技术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科学技术处讲解了学校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进展、指标分解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对我校2023年2月和3月份拟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进行了指导部署。 各二级单位依次汇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进展,主要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的申报数量、申请书完成情况、以及组织专家提升申请书质量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推进的具体安排。 肖甫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对学校整体科研实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各二级单位要扎实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层层压实科研团队负责人和项目申请人的责任,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做到“应报尽报”。通过此次分享交流,各单位要互相学习,做到取长补短,同时要想方设法提高项目申报书
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副区长冯泉、俞红海来校座谈交流
2月7日上午,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副区长冯泉、俞红海一行来我校座谈交流,座谈会在三牌楼校区举行。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友国出席座谈会。南京市鼓楼区科学技术局局长张莉、副局长周岩以及我校产学研合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王友国副校长主持。 叶美兰校长代表学校对冯泉、俞红海副区长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鼓楼区在我校发展建设中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叶校长从学校办学历史及沿革、办学优势及特色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及发展蓝图。叶校长表示,学校三牌楼校区具备成熟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希望同鼓楼区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公共创新创业空间、共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等举措持续推进校地协同发展战略,搭建政产学研合作体系。叶校长期待学校与鼓楼区不断加强合作,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冯泉、俞红海副区长赞颂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成就,向我校一直以来对鼓楼区各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冯泉副区长介绍了鼓楼区科技创新、校地融合等建设情况,以及鼓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在有机智能光电材料领域研究进展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赵强教授和马云教授团队在有机智能光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外场正交刺激实现了有机智能光电材料响应行为的动态调控,探究了其在光学信息防伪领域中的应用。2月6日,相关成果以“Conformation-dependent dynamic organic phosphorescence through thermal energy driven molecular rot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该研究发表后引发广泛关注,受Nature集团Nature Portfolio Communities的邀请,研究团队在“Behind the Paper”栏目撰稿分享研究经历。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赵强教授和马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魏娟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发展对光、热、力、电等外场刺激具有响应性的有机智能光电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在信息显示、安全防伪、生物成像等光学与光电子领域中的应用。实现这类有机智能光电材料响应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在超余辉领域研究进展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陈润锋教授和陶冶教授团队在有机超余辉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主体敏化和稳定孤立发色团策略,研制出兼具长寿命、高效率以及高色纯度的超余辉聚合物,探索了该类材料在高分辨余辉显示领域的潜在应用。1月30日,相关成果以“Multicolor hyperafterglow from isolated fluorescence chromophore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冶教授、陈润锋教授和黄维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生张孝为论文第一作者。 有机长余辉通常是指在撤去激发源后,有机材料仍能够持续发光的现象。这种特殊的光学性质使得这类材料可以应用于高级信息加密和防伪、传感、余辉显示以及生物/X光成像等领域。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晶体工程、主客体掺杂、聚合等方法在调节有机长余辉材料寿命和发光颜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受限于三线态激子固有的较大结构弛豫和自旋禁阻的缓慢辐射衰减过程,使得目前有机长余辉材料的余辉发光色纯度和发光效率难以满足高分
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一行看望慰问春节在校留学生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1月21日上午,值此农历癸卯兔年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一行到仙林校区留学生宿舍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在校留学生,为他们送去热情洋溢的新春问候和祝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海外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一同慰问。 “新年好!Happy Chinese New Year!” 刘陈书记和叶美兰校长一行到孟加拉国、布隆迪、摩洛哥、尼日利亚等国留学生宿舍,与他们展开亲切交谈,向他们送去春节问候,并亲手送上慰问礼包。刘书记和叶校长殷切地嘱咐留学生们寒假期间要提高安全意识,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共同度过一个安康喜乐的新春佳节,并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学业有成,前“兔”无量,更好地融入南邮大家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慰问中,校领导还参观了留学生宿舍的公共洗衣房和厨房,叮嘱相关部门要抓好留学生们后勤保障服务落实,确保他们度过一个安全祥和、欢乐喜庆的“中国年”。 留学生们由衷感谢学校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并表示一定谨遵校领导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汉语水平,发扬“信达天下,自
叶美兰校长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9日,选举产生江苏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144名。我校校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兼)叶美兰当选江苏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据悉,当选的江苏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资格,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编辑:王存宏 初审:孙秀成 审核:张敏)
刘陈书记 沙勇教授连任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4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刘陈,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研究院、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沙勇教授,连任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1月18日,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置以下10个专门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卫体委员会、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委员工作委员会,刘陈书记连任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沙勇教授当选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编辑:王存宏 初审:孙秀成 审核: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