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陈书记 沙勇教授连任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4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刘陈,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研究院、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沙勇教授,连任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1月18日,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置以下10个专门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卫体委员会、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委员工作委员会,刘陈书记连任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沙勇教授当选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编辑:王存宏 初审:孙秀成 审核:张敏)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南邮团队在柔性射频天线领域研究进展
1月17日,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赵强教授团队和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刘蕾蕾教授团队在柔性射频天线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优化 了“分子胶水”界面改性工艺和先进挤压印刷技术相结合的策略,构建了柔性超宽带Ti3C2单极子天线,实现了在弯曲状态下流畅实时的无线通信传输。相关成果以“2D Titanium carbide printed flexible ultra-wideband monopole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南京邮电大学为论文的唯一通讯单位,刘蕾蕾教授、赵强教授和黄维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赵为为副教授和倪浩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这是我校材料、电子、通信三个优势学科团队共同合作在“柔性电子”交叉学科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植入式电子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柔性无线通信设备引起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对“轻、薄、柔”天线组件的需求快速增加。传统天线多由高密度的金属组成
我校承办第八届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
1月18日,由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八届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在仙林校区融创教学空间举行。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教授,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徐骏教授,以及来自省内外63所高校近400位教师教学发展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教师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会议。 本次年会主题为“创新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工作部署,推动新时代全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高质量发展。孙力娟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郭新宇调研员作题为《江苏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举措》的报告,结合2023年江苏省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要点,从系统推进促发展、推进教学数字化等两个方面,对我省高校教师发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强胜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沈建华教授、东南大学李骏扬副教授分别结合
我校承办第28届IEEE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国际会议
1月10-12日,第28届IEEE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国际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CPADS2022)在南京召开。ICPADS是并行与分布式系统领域最重要的年度盛会之一。本次会议由IEEE主办、南京邮电大学承办。我校校长、大会共同主席叶美兰教授和北京大学教授、大会共同主席刘云淮分别为大会致辞。我校肖甫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邀请清华大学刘云浩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Kyle Jamieson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新兵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John C.S. Lui教授分别作《Data driven IOT research》《Smart Surfaces for NextG and Satellite mmWave and Ku-Band Wireless Networks》《Knowledge-driven Academic Big Data Mining》和《Cooperative Stochastic Bandits with Asynchronous Agents and
南京邮电大学2022年度十大新闻事件
1.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以“承国脉、创未来”为主题,举行办学8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荣获江苏省综合考核高水平大学类第一等次。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来校调研,充分肯定学校长期以来为江苏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2.学校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成功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取得全面进步,9个学科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3.学校党建思政工作再获佳绩。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走深走实,开展“五大先锋工程”系列活动,制定包含158项具体落实举措的工作方案,将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两个党支部顺利通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两个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4.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学校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入选中央网信办第二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实现国家级智库零的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5.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1个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名教师当选俄
我校承办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江苏省赛启动仪式暨江苏省品牌策划与运营人才培养研讨会
1月11日,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图科信杯”品牌策划竞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简称“品牌策划赛”)江苏省赛启动仪式暨江苏省品牌策划与运营人才培养研讨会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在我校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书记任贵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中图科信数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商务销售总监崔赫,阿里巴巴国内数字商业总监宋涛,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院长马慧敏等兄弟高校代表。我校教务处、管理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启动会上,主办单位代表任贵英书记、支持单位崔赫总监以及我校孙力娟副校长分别致辞。孙力娟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以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强调了我校在举办高级别学科竞赛方面的丰富经验,并对此次品牌策划赛的举办以及参赛的青年学子们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宋涛商业总监表示,数字经济新业态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希望通过一系列校企资源的整合,助力产业品牌、数字化的发展,助力高校人才梯队培养,提供持续的服务与支持。 在参赛院
我校召开第五届“生物、有机与纳米电子学”研讨会
1月6日至8日,第五届“生物、有机与纳米电子学”研讨会“5th Symposium on Bio, Organic Nano Electronics (ISBONE - 2023)”,在我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ISBONE会议是南京邮电大学IAM团队打造的高端品牌学术盛会,围绕生物、有机、纳米电子三个领域,立足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前沿研究,从交流成果、探讨合作、高端咨询三个层面,推进高质量的协同创新和智慧引领。 会议由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生物传感材料与技术重 点实验室主办,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承办,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先进材料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海峡(福建)柔性电子创新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海峡柔性电子(未来科技)学院、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协办。大会主席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主席、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 室主任
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2022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1月7日,我校在线上联合召开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和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吴培亨教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于全教授,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尹浩教授,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王金龙教授,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张宏科教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沈学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吕建教授,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洪伟教授、罗军舟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范平志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建东教授,清华大学牛志升教授、刘云浩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启晖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钦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潘成胜教授,中山大学邓少芝
【奋进新征程】我校四门课程入选江苏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名单
2022年12月30日,省教育厅公布2022年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项目立项建设名单,我校《半导体封装与测试》《电磁场与传输理论》《物联网与鸿蒙操作系统创新实践》《云计算》等四门课程获批立项。 “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在全省本科高校中遴选立项建设200门左右建设基础良好、产教联动深入、教学成效显著的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旨在引导高校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入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我校一贯重视课程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以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型一流专业为依托,创新课程建设模式和教学组织形态,加强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应用。学校将以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育人机制,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持续提高课程整体建设水平,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撰稿:李兵 初审:刘胜利、沈建华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奋进新征程】我校入选首批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
2022年12月30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首批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名单,我校入选“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是省教育厅202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改革计划。此次共有来自省内部属和省属20所高校48个基地申报,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和省教育厅审定,决定立项建设30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 我校一贯重视基础学科和拔尖人才培养,开设基础学科拔尖实验班,坚持与学校大信息深入融合,为信息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力数理基础学科支撑。基础学科建设持续快速发展,2018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9年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统计学专业2021年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将以本次“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为契机,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撰稿:吴恩泽 初审:刘胜利、唐加山、沈建华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我校召开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暨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22年度工作会议
1月8日,我校召开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届技术委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暨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召开。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电集团第十四所贲德研究员,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尹浩教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陆建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王金龙教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建东教授,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东南大学洪伟教授,中国信科陈山枝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卫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江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钦宇教授等专家出席会议,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吴培亨教授,我校副校长汪联辉教授,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洪波教授,工程中心副主任、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
我校杰出校友赵厚麟光荣卸任ITU秘书长
2022年12月31日,我校杰出校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正式卸任ITU秘书长。 赵厚麟于1986年经中国政府推荐进入ITU,负责ITU G7(数据网络和开放系统通讯)和SG8(远程发送器服务终端)的工作,第二年被ITU聘为终身职员,是ITU成立以来第一位被聘用的中国籍终身职员。1999年1月,赵厚麟就任ITU电信标准化局主任,开启在ITU的高级领导者历程。2007年1月,升任ITU副秘书长。在2014年10月23日召开的ITU第19届全权代表大会上,赵厚麟作为唯一候选人高票当选新一任秘书长。赵厚麟是ITU 150年历史上首位中国籍秘书长,也是当时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主要负责人的第三位中国人。2015年1月1日,赵厚麟正式上任。2018年,赵厚麟成功连任ITU秘书长,开启新的四年任期。 赵厚麟在ITU 36年的工作,特别是从ITU标准局主任到副秘书长、秘书长的24年的高级管理者和ITU主要领导人的历程,被认为是开创了ITU的“赵厚麟时代”或“中国时代”。赵厚麟在ITU的开创性领导工作,对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创新性发展、对全球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对跨越数字鸿沟促进普遍服务作出了
【奋进新征程】我校获评8项江苏省首批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
12月29日,省教育厅公布202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评选结果,我校获评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4门,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材2部,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2个。本次共评选出100门研究生优秀课程、50部研究生优秀教材、100个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这是江苏省首次遴选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 2022年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守正创新,提升质量,着力培养新时代一流信息英才。发布《南京邮电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指南》,制订并颁布《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程》《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编印《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手册》,进一步推进质量文化研究,完善质量文化建设制度。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研究生优秀课程、优秀教材、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思政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我校将持续聚焦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着力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获评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名单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所在学院1统
【奋进新征程】我校研究生获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奖32项 斩获中兴专项奖
12月30日,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正式公布 “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我校获得全国奖3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4项。荣获一等奖的参赛作品同时获得中兴专项一等奖(全国共2个),并入选“数模之星”提名(全国共12个),这是我校自2018年获得华为专项奖以来再获专项奖,是首次获得中兴专项奖,同时也是首次入选“数模之星”提名。今年江苏省共有17所高校的26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我校获全国一等奖数量并列江苏省高校第三。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主题赛事之一。本次竞赛吸引了国内外共46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7970支队伍参赛。竞赛专家委员会历经近两个月认真严谨阅评,评选出全国一等奖197队(获奖比例为1.10%),二等奖2400队(获奖比例为13.36%),三等奖3338队(获奖比例为18.58%)。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推进研究生数学建模培训体系建设,坚持以赛促创、以赛促研,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