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我校“新型教学形式研讨交流会”在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出席会议,南京师范大学陈波教授,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副总裁潘守东,我校陈燕俐教授、陈立梅副教授,智慧树网课程总监常蕾作主题报告。各教学单位、基层教学组织、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和“青年教师导师制”项目在培教师等参加会议。
孙力娟副校长致辞。她指出,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在线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在线教学,圆满完成了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感谢教师们付出的辛勤努力。她强调,积极引入新型在线教学形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当前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常态。结合学校实际,孙力娟副校长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范式。二要加强学习。积极开展各类教学培训,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三要协同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和网络课程平台的主体作用,坚持共享、更新和社会参与的原则,确保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质量。四要勇于创新。主动适应科技信息创新带来的教育形态变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激发教学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陈波教授作了题为《计算机本科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与实践》主题报告,从“融通”“贯通”“联通”三个方面分享了本科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潘守东副总裁作了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实施及智慧教学工具应用》主题报告,围绕国家对“金课”建设的要求和当前在线课程发展趋势,阐述了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开展“金课”建设的思路和做法。我校陈燕俐教授作了题为《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分享和交流》主题报告,紧密结合国家对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标准,分享了线下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我校陈立梅副教授作了题为《国家社会实践金课申请经验分享》主题报告,从什么是社会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教学实践环境、教学方法与成果、创新特色和教学效果与反馈等六个方面,分享了国家社会实践“金课”建设实践经验。智慧树网课程总监常蕾作了题为《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金课建设及微专业打造》主题报告,从教学实际需求、建设国家级金课及教学改革创新——微专业建设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利用专业在线课程平台和课程建设团队,建设运营和推广在线课程。
新型教学形式研讨交流会的召开旨在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单位、基层教学组织及时总结在线教学经验,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把“新鲜感”转化为“新常态”,利用信息技术更新理念、变革模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教学形式,全面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孙力娟副校长致辞
主题报告环节
会场
(撰稿:陈嫒琳 摄影:赵雨晨 初审:李永涛 编辑:王波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