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5日,第一届中澳新材料论坛(The 1st China-Australia Forum on New Materials 2017)在南京举行。此次论坛由我校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中国及澳洲九所知名高校和多家国际著名科技杂志出版社共同承办。来自澳大利亚的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的30余位杰出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员主持。
论坛主席、我校副校长汪联辉教授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校的建校历史、办学特色及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情况,希望中澳学界精英藉此平台进行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共同推动生物与能源纳米材料领域科技的发展,希望论坛在中澳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下,办出水平、办出品牌,不断增强世界声誉与影响力。澳方组委会主席、昆士兰大学余承忠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此次论坛阵容强大,邀请的专家学者为生物与能源材料界的活跃科学家,是一次高水平学术交流盛会,他宣布第二届中澳新材料论坛由澳方承办。
论坛聚焦生物与能源纳米材料前沿,充分交流最新进展,分享研究成果,畅谈发展方向。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余承忠教授,莫纳什大学程文龙教授,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卧龙岗大学郭再萍教授,悉尼科技大学汪国秀教授,格里菲斯大学张山青教授、姚向东教授,东南大学王金兰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霍峰蔚教授、陈虹宇教授、黄岭教授,我校范曲立教授、赵强教授、马延文教授和晁洁副教授等在会上作了精彩的特邀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丰富科研成果展示,论坛设置Panel Discussion环节。在讨论过程中,Cell出版社Chem杂志副主编廖凤麟博士、Nature Chemistry副主编苏鑫博士、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副主编郭再萍教授、RSC Frontiers执行主编张大平博士、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副主编王丹研究员、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副主编乔世璋教授就各自负责杂志的杂志定位、稿件接收、审理流程和特点等作了简要梳理与精要总结,为青年科学工作者们准确定位自身工作、高效展现研究成果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论坛主席、我校副校长汪联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第一届中澳新材料论坛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