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科技译协副会长、资深翻译家、《中国科技翻译》顾问专家李亚舒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翻译学术期刊与翻译学科建设”的讲座。
在讲座开始,李教授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表达了对同事的感谢、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希望外语学习者们坚守“人品”和“文品”,心怀祖国。在讲座中,就“如何写好文章”这一问题,李教授在介绍《中国科技翻译》办刊宗旨及主要栏目的基础上,提出由于“远近高低各不同”,论文需要先选好角度,同时注重学以致用、勤于实践。他建议师生们在写文章时做到六点:一是选题经得起推敲、同时具有社会意义;二是逻辑通顺;三是论述充实、有理有据;四是摘要精简、准确说明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五是文字通顺、文章有亮点;六是格式规范,做好注释。他还从更深的层面阐述译者作为“桥梁”的身份,鼓励译者在扎根于民族土壤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做沟通中外优秀文化的桥梁。
外国语学院、信息产业战略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校内外众多师生齐聚一堂,聆听李教授针对翻译学科多个问题的详细阐述。师生们还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与翻译研究、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与李教授一同探讨。
李亚舒教授简介:
曾任中科院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译协副会长、科技翻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翻译》杂志主编、院外事局翻译、中科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翻译部主任。40年翻译经验,翻译法、越、英等外语380余万字,发表论著140余篇。
主要译著有:《那些富利的人们》、《阮廷诗诗歌集》、《向中国致敬》、《越南的女儿诗文集》、《通往友邦之路》、《海鸥》、《南方风暴》、《象他那样生活》、《从原子到生活》、《熄灯》、《亨利六世》第三部、《论科技翻译的特点及其组织作用》、《中国科技翻译学的科学内涵》、《译海采珠》、《新英汉缩略语大词典》、《中国科技翻译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