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14日,由我校兼职教授、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郭光灿院士和我校郑宝玉教授、王琴教授共同发起,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主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2014年南邮量子信息论坛”在我校三牌楼校区科学会堂一楼演讲厅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名国内量子信息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包括吴培亨院士、祝世宁院士,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南京大学于扬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李传峰教授,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张卫平教授、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郭国平教授等。
我校副校长颜晓红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他指出,我校以郑宝玉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关注量子信息这一信息前沿领域。我校量子信息研究团队自2000年成立以来,逐渐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2009年,我校成功组织承办了“亚洲量子信息国际会议”,扩大了我校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郭光灿院士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举办此次论坛的背景、与会专家,并对我校量子信息研究给予了肯定。论坛开幕式由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飞教授主持。
开幕式之后,17位国内量子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量子密码、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芯片等多个前沿研究热点。这次论坛的举办,促进了我校科研人员和国内量子信息领域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在量子信息方向的学术发展。
南京邮电大学量子信息研究团队简介:南京邮电大学量子信息团队隶属于教育部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技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大力协助下搭建完成了“基于参量下转换系统的多光子纠缠”、“基于量子光源的量子密钥分发”和“基于轨道角动量的量子成像”的实验平台。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近三年来,该团队在学校领导以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和壮大。在光子轨道角动量量子信息处理、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纯化与浓缩、量子纠缠动力学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以南京邮电大学为第一单位在Scientific Reports、美国物理学会(APS)期刊Phys. Rev. A和Phys. Rev. E、美国光学学会(OSA)期刊Optical Express等国际权威SCI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受到了广泛的引用,在国际、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其中有两篇论文已经入选ESI高被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