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English 电子邮件
首页
南邮概况
>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南邮精神 校标校训 南邮校史 南邮校歌 现任领导 视频展播 校园实景漫游 校园景色 校区地图
内设机构
>
党政群部门 教学机构 基层党的组织 科研机构 直属单位和其他 独立学院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学术刊物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信息公开
人才培养
>
本科 研究生 留学生 继续教育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智慧校园
通知通告
关闭
南邮要闻1
首页  南邮要闻1  南邮要闻
  • 南邮要闻
    • 要闻图片新闻专栏
    • 查看更多
  • 南邮要闻图片
    2023
    11.14
    南邮教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
      11月12日,2023年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落下帷幕,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陈燕俐老师课程团队和管理学院徐侠老师课程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社会与人口学院周晶晶老师获全国二等奖、安荣荣老师获全国三等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陈燕俐老师课程团队获全国一等奖(左6)徐侠老师课程团队获全国一等奖(左7)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已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届大赛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清华大学等30余个机构和高校协办。大赛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经初赛、复赛和决赛,本科赛道共决出特等奖10名、一等奖87名、二等奖145名、三等奖145名,26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学校一贯注重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建设,以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等重要赛事为载体,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用、以赛促改”,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新业态,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探
    2023
    11.14
    我校与爱德基金会举行薪火工程项目签约仪式
      11月13日下午,爱德基金会薪火工程项目签约仪式在我校仙林校区行政楼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谢平和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何文出席签约仪式。现场交流  谢平副校长对爱德基金会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基金会对我校发展的帮助和支持。她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建设情况,以及学生资助的工作理念、工作体系和取得的成效。她认为,爱德基金会薪火工程项目为学子设立专项资助基金,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希望受助学子心怀感恩、勤奋研学、勇于创新,努力成长成才。我校谢平副校长致欢迎辞  何文副秘书长分享了爱德基金会的创办理念和发展情况,激励同学们在提高学业水平的同时,要培养家国情怀、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能够在新时代迎接前沿科技的挑战。爱德基金会何文副秘书长致辞  会上,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受助学生参加签约仪式。我校与爱德基金会签订薪火工程项目合作协议  今年我校首批已入选薪火工程项目的35名2023级学子,将获得爱德基金会持续四年、每人每年5000元的助学金支持。(撰稿:刘泽琳 初审:李晓华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2023
    11.14
    南邮学子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本科组唯一的“北太天元数模之星”奖
      11月13日,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由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邸智,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张一博,理学院韩书星组成的参赛队(指导教师范晓娜)获本科组唯一的“北太天元数模之星”奖,这是我校自1996年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首次获得冠名奖项,实现了本科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的新突破。本届竞赛中我校学子共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全国一等奖获奖数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并列全国第七,江苏高校第一。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2023年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1685所院校(校区)、59611个代表队、超过18万学生报名参赛。“北太天元数模之星”是自2022年起设立的冠名奖,每年竞赛中本/专科组各只有一支队伍能获此殊荣,是仅次于最高奖项高教社杯的荣誉。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理学院不断进行创新教学组织和指导方法的探索创新,为数学建模等竞赛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打下坚实基础,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
    2023
    11.14
    我校研究生首获“超星杯”研究生信息检索大赛特等奖
      11月10日,由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指导,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五所高校图书馆共同主办,南京大学图书馆承办的江苏省第二届仙林高校“超星杯”研究生信息检索大赛总决赛举行。我校选派的2个团队分获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团队  举办研究生信息检索大赛是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共商共建共享共治”一贯理念的实践。大赛旨在搭建全省研究生信息素养交流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检索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信息检索分析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晋级总决赛的五所高校10支代表队通过必答题、检索题、PPT汇报展示三个环节的激烈对决,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图书馆作为此项竞赛的校内组织单位,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细致安排,积极筹划,邀请校内外专家从课题选定、检索方法和技巧、检索报告撰写等方面对参赛团队进行全方位辅导。图书馆将继续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竞赛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信息检索能力提升竞赛,营造深厚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氛围,提升学生信息检索技能和学术道德规范,展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风采,为建设电子信息领
    2023
    11.13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暨质保体系建设研讨会
      11月10日下午,我校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暨质保体系建设研讨会。校党委书记郭宇锋出席会议,部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主持。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暨质保体系建设研讨会‍  郭宇锋书记对本科教育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学校一贯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优秀的电子信息人才。希望全体委员在政策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审核评估等工作中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刘青山副校长宣读了《关于成立本科教育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郭宇锋书记为本科教育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郭宇锋书记为主任委员颁发聘书郭宇锋书记为副主任委员代表颁发聘书郭宇锋书记为委员代表颁发聘书  本科教育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陈主持质保体系建设研讨会。他感谢学校对全体委员的信任,表示全体委员要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线,准确把
    2023
    11.13
    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我校杰出校友赵厚麟荣膺乌镇峰会“十年纪念荣誉”
      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11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提出倡导发展优先、倡导安危与共、倡导文明互鉴,为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提供了重要指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主张。  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十年,本次乌镇峰会特别颁发“十年纪念荣誉”,向历年来积极参与峰会活动、为峰会筹办及大会国际组织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友好人士和机构颁发荣誉纪念杯。“十年纪念荣誉”包括“特别贡献者”“精诚合作者”“卓越组织者”三类。  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我校杰出校友赵厚麟荣膺“特别贡献者”。十年实践,互联网丰硕成果不断涌现;十年积淀,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美好图景清晰可见。赵厚麟以促进国际多边合作为己任,推动峰会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合作、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全体南邮人的荣耀。(撰稿:谭鑫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敏)
    2023
    11.13
    校党委副书记蒋国平率队出席电子信息特色高校推动落实《北京宣言》专项座谈会
      为共同推动落实“首届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取得的成果,11月10日,电子信息特色高校推动落实《北京宣言》专项座谈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我校党委副书记蒋国平率队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查显友主持会议。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续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张新亮、副校长张进成,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光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波,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伍安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潘开林,西安邮电大学副校长韩江卫等“四邮四电”高校的校领导出席会议。电子信息特色高校推动落实《北京宣言》专项座谈会  蒋国平副书记在交流发言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要发挥龙头作用。“四邮四电”电子信息特色高校肩负实现国家电子信息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使命,只有“自信自立、聚智聚力、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共建一流电子信息类大学群体,才能更好地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高校何为”这一时代课题。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宣言》,他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二是面向未来发展和区域创新战略发展需求
    2023
    11.13
    肖甫副校长应邀参加2023紫金山菁英人才节开幕式并签约
      11月11日,2023紫金山菁英人才节在南京江宁开幕,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应邀出席开幕式并签约。2023紫金山菁英人才开幕现场  国内外专家人才、高校院所、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齐聚金陵,围绕“汇聚全球英才 赋能产业发展”主题,共话合作交流,共谋美好未来,力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助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为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提供智力支撑。  肖甫副校长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冉签署校地联聘合作协议。作为国家“双一流”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我校一直致力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实施“一市一院”校地特色化合作战略和“一技一企”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同时搭建学校与行业、产业、企业间高水平人才共用共享的桥梁,推进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平台共建方面,与江宁区共建紫金山实验室,推进移动通信、未来网络等产学研融通;在成果转化领域,推行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双聘”制度,借助科技镇长团等资源开展服务对接。校地联聘合作签约仪式(撰稿:杨小进、刘国权 初审:顾亦然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2023
    11.12
    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学习宣传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长三角地区巡讲活动在我校启动
      11月11日下午,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学习宣传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长三角地区巡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在我校安恒青春剧场举办。我校党委书记郭宇锋,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亮出席启动仪式。  活动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上海市教育工会、上海市科技工会、上海市医务工会、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浙江省教育工会、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共同承办,南京邮电大学协办。来自教科文卫体系统的一线职工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在现场聆听宣讲。  此次宣讲采用“劳模讲、讲劳模”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展示了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活动现场,既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袁彩凤作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也有姚启明、顾春燕、任敏华、余云建等劳模先进代表通过演讲、微访谈等形式与师生面对面分享追梦奋斗故事,还有以徐颖、朱永、赵志芳等劳模先进代表为原型创作的舞台剧,以及路丙辉、韩啸等思政教师带来的情景思政演讲。劳模工匠微访谈  为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活动设置了“匠心传承—名师带高徒”结对仪式,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者获得者我校理学院教师张红光与理学院教师闫冬雪作为代表上台结对师徒。我校师生通过歌舞表演《我
    2023
    11.11
    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来我校调研
      11月9日,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施蕴玉一行来我校调研国际化相关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出席调研座谈会。国际合作交流处、海外教育学院、波特兰学院负责人参会。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来我校调研  刘青山副校长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感谢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长期以来对我校国际化工作的关心和指导,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国际化工作特别是校际国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引智培贤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他指出,在我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开启五年新征程的关键节点,省教育厅来我校调研指导,将会为我校国际合作交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刘青山副校长致辞  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施蕴玉处长感谢刘青山副校长的热情接待,她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国际化工作,并简要说明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她表示,江苏正在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教育强省规划中将教育国际化纳入重要的发展要素,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基础好、特色强、发展前景好,在国际化工作中要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积极推动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加强高层次留学生培养,促进国
    2023
    11.09
    我校19个学科上榜软科2023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11月8日,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包括98个一级学科,共有485所高校的5053个学科点上榜。我校23个一级学科中有19个进入榜单。我校19个学科上榜软科2023中国最好学科  近年来,学校坚持“强化特色引领、强化人才支撑、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思想,按照“高峰攀登、高原托举、高地支撑、新增扶持、前沿拓展”的“三高一新一前沿”学科整体发展思路,坚持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建强建优“五位一体”大信息学科体系,学科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为建成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我校上榜学科名单序号学科名称学科点层次1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2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3光学工程博士点4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5网络空间安全博士点6物理学博士点7数学博士点8软件工程硕士点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点10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11化学硕士点12电气工程硕士点13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点14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15社会学硕士点16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点17工商管理学硕士点18教育学硕士点19应用经济学硕士点  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包括9
    2023
    11.08
    2024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举行
      11月7日下午,2024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在仙林校区中天科技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出席并讲话,科学技术处、各相关学院负责人,2024年国自基金项目申请人代表等百余位教师参加动员大会。2024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举行  肖甫副校长指出,“十四五”以来,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各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高速增长的同时,获资助项目种类逐渐增多,获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获资助国家级人才类项目数连创历史新高。他强调,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学校今后五年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科学技术处和各教学科研单位要认真部署,为学校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肖甫副校长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学科面广、类别丰富、体系完备,涵盖教师科研生涯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位教师在各发展阶段都可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不同类别项目的资助。他希望申请教师及早准备,认真撰写《申请书》,做好仔细修改、反复锤炼和完善工作。  大会还组织了专家辅导报告和现场交流讨论。(撰稿:毛献峰、许善琪 初审:宋福明、邹玉龙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2023
    11.08
    喜讯!南邮新增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月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发布批准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南邮数学、物理学、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功获批。至此,我校已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方位覆盖双一流建设支撑学科,为我校在高水平学科建设和优秀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方面提供重要助力。  博士后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后备军,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依托,是聚集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增设标志着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博士后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保障,扎实推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博士后工作水平,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为建设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创新动能和人才支撑。(撰稿:沈娟 初审:朱卫未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2023
    11.07
    我校学术支持的第六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11月3日,第六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由农工党中央、中国老龄协会、山东省政协联合主办,农工党中央人口均衡发展工作委员会、山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农工党山东省委会、青岛市政协、农工党青岛市委会、山东省创新管理研究院等联合承办,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学会、南京邮电大学共同为学术支持单位。  会议主题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出席并讲话,宣布大会开幕。山东省政协主席葛慧君,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唐承沛分别在开幕会上致辞。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王路主持开幕会。  杨震副主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口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之首,强调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新征程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说,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体界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长期以来立足自身界别特色,高度关注人口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举办本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旨在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汇集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901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7/636 跳转到 
校友会 基金会 校董会 新闻网 相关链接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