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English 电子邮件
首页
南邮概况
>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南邮精神 校标校训 南邮校史 南邮校歌 现任领导 视频展播 校园实景漫游 校园景色 校区地图
内设机构
>
党政群部门 教学机构 基层党的组织 科研机构 直属单位和其他 独立学院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学术刊物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信息公开
人才培养
>
本科 研究生 留学生 继续教育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智慧校园
通知通告
关闭
南邮要闻图片1
首页  南邮要闻图片1  南邮要闻
  • 南邮要闻
    • 要闻图片新闻专栏
    • 查看更多
  • 南邮要闻图片
    2025
    08.03
    南邮承办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凝聚态物理中的人工智能方法”暑期学校
    7月26日—8月2日,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凝聚态物理中的人工智能方法”暑期学校在南京邮电大学举办。江苏省理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韦志辉、委员马春兰,南邮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亮,研究生院、理学院负责人出席开幕和结业仪式。结业仪式  暑期学校由江苏省理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邮电大学承办,全国30余所高校的80余名优秀研究生、优秀本科生和30余位著名学者,围绕“AI+凝聚态物理”的交叉前沿,展开7天的深度学习与思想碰撞。同学们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和指导,完成了从“多模态虚假新闻检测”到“二维铁电多态深度势能”的实操演练,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可复现的代码与可发表的图表。  本次活动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与凝聚态物理的深度融合,为培养能够驾驭交叉学科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彰显了南邮在推动前沿交叉学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撰稿:谭鑫 初审:李永涛、张腾飞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2025
    08.02
    南邮学子获2025年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
      7月26—29日,“徕卡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四川宜宾举办。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李浩宇获个人全国一等奖,实现南邮学生在该项大赛上的突破;万自强和刘珊余获个人全国二等奖,南邮获团体三等奖。获奖情况  本次金相技能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全国562所高校的3700余名师生参与。  南邮校级选拔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通过“基础训练—校赛选拔—省赛历练—国赛冲刺”的闭环培养体系,实现从技能启蒙到高阶竞技的全周期覆盖。比赛期间,选手需要完成试样预磨、精密抛光、化学腐蚀及显微组织解析,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组织,构建“制备-表征-分析”的完整认知体系。李浩宇在一等奖颁奖现场(左7)获奖师生(撰稿:王义成 初审:高志华、肖建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2025
    07.30
    南邮主办“人工智能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研讨会
      7月27—28日,由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主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活动项目——人工智能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学祝世宁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教授,清华大学段文辉教授,南邮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亮教授,颜晓红教授等出席研讨会。周亮和祝世宁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研讨会旨在加深人工智能与凝聚态物理的融合,促进不同领域研究人员合作创新,为推动物理学科发展和多领域技术进步提供支持。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20余所知名高校近160名专家学者、青年学者参会。  郭万林以Energizing Intelligence为题,深刻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为传统材料科学研究范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他认为,机器学习对海量多尺度模拟和实验数据中隐含的复杂能量关联进行挖掘和学习,能够精准预测材料的能量状态、演化路径及其最终性能表现,为破解材料研发中长期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研讨会通过主题报告、圆桌讨论、青年学者论坛等多元形式,系统梳理了AI算法用于复杂物理系统的解析、新材料设计及其性能预测、半导体人工突触器件及其在神经
    2025
    07.27
    南邮教学成果获首届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教学成果大赛一等奖
      7月26日,中国电子学会2025电子信息教学成果大赛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首届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是江苏省属高校中唯一获奖单位。获奖项目情况  电子信息教学成果大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旨在展示电子信息领域高等学校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发挥教育教学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大赛于今年5月启动,经过初赛、决赛等程序,评审出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44项。  南邮长期致力于大信息发展,以电子信息为特色,聚焦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此次获奖项目展现了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南邮将充分发挥“双一流”学科优势,强化成果的引领示范效应,不断深化电子信息领域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撰稿:朱玉平 初审:王海艳、张腾飞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2025
    07.19
    南邮举办“邮心启航·童享未来”教职工子女暑期夏令营
      7月14—18日,南京邮电大学“邮心启航·童享未来”教职工子女暑期夏令营活动在仙林和三牌楼校区同步举办。  活动由校工会主办,机关工会,图书馆、档案馆工会,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工会,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工会,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工会,自动化学院工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会,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工会,管理学院工会,体育部工会,教职工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和马拉松协会承办,累计开展活动25场,到场服务的教职工和志愿者近300人,参加活动的教职工子女682人次。  发挥学院优势,融思政、科技、文娱于一体,助力全面发展。电光柔学院工会以“信仰·追寻·传承|我与祖国一起成长”为主题,开展国旗制作、卫星发射、环保小课堂、科技小发明制作体验和活力燃夏乒乓球等活动。自动化学院工会承办“七彩假期 邮AI同行”夏令营,开设“思想引领与文化传承”“艺术素养与身心成长”“探寻无人机与智能车奥秘”“科技作品手工制作”小课堂。计算机学院工会开展“学习Python,画闪闪小星星”“人工智能情感分析揭秘”“跳舞机器人表演”“雷达模型制作”以及游戏互动和街舞学习等活动。电光
    2025
    07.16
    南邮课程和通信展览馆分别入选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7月14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委员会公布2025年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名单。南京邮电大学遴选推荐的课程和活动基地全部获批,获批项目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电信创新导论》《中国社会生活》两门课程入选“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展览馆”入选“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电信创新导论》课程被江苏省推荐参加全国2025年度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优秀课程评选。  《电信创新导论》课程是为来华留学生开设的一门有关中国国情在电信创新领域实践的行业特色综合素质课程,是南邮面向留学生进行中国国情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包括通信发展简史,电信网络组织与运营、电信规制理论与实践的演变,电信新业务的设计与运营,以及中国的电信创新实践等。  《中国社会生活》课程面向来华留学生,立足南邮“国际化、信息化”定位,结合留学生“知华友华、跨文化沟通与专业能力并重”的培养目标,以“中国社会多元化及科技化生活”为主线,聚焦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文化习俗、科技应用等,重点培养留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及文化理解力。
    2025
    07.14
    南邮获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舞龙舞狮锦标赛本科高校团体总分第一名 南狮群狮项目冠军
      7月8日-11日,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舞龙舞狮锦标赛在扬州举行。南京邮电大学龙狮队获高校组团体总分第二名、本科高校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南狮群狮项目夺冠,南狮传统与彩带龙自选项目获亚军。  本次比赛由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江苏省龙狮运动协会等单位协办,是全省范围内最高水平的青少年龙狮赛事。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省内25所高校以及15支中小学龙狮队近800名运动员参赛。  在南狮群狮规定项目上,队员们不惧困难、顽强备赛,赛场上动作整齐划一,形神灵动,团结协作,狮子的精气神在队员的表现下活灵活现,获得裁判的一致好评,以全场最高分夺冠。  在传统南狮的项目赛场上,南邮代表队在鼓乐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乐器云锣,以《西游记》中孙悟空闹天宫、摘蟠桃为灵感,搭配金红黑三色狮身以及齐天大圣的造型服饰,通过“腾挪扑闪” “金鸡独立” “悬腰采青”等动作展现狮子对“青”的渴望和不惧艰难险阻的精神,在赛事中获得银牌。  在彩带龙自选项目中,队员身着敦煌壁画的传统服饰,伴随悠扬的古典音乐,将流云绕臂、婀娜禅定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飞天》主题的独特
    2025
    07.12
    南邮举行外籍院士、教授聘任仪式暨智能生物材料与诊疗技术学术论坛
      7月9日,南京邮电大学在仙林校区材料学科楼118报告厅举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Nadezhda Cherdyntseva名誉教授和托木斯克国立大学教授Irina Kurzina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智能生物材料与诊疗技术学术论坛。校长叶美兰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亮教授、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汪联辉教授出席活动,人才工作处、人事处、科学技术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  叶美兰致欢迎辞。向俄罗斯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南邮在信息材料、生物材料、柔性电子等领域的显著优势。她说,Nadezhda Cherdyntseva院士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分子肿瘤学与免疫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是俄罗斯国家肿瘤诊疗指南的主要制定者之一,Irina Kurzina教授,在再生医学材料与化学教育领域成就斐然。聘请Nadezhda Cherdyntseva院士为名誉教授、Irina Kurzina教授为客座教授,将为南邮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注入国际顶尖的学术力量。  聘任仪式后
    2025
    07.11
    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锚定战略急需 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分论坛举行
      7月11日上午,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锚定战略急需 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分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来自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的相关领导围绕分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分论坛由南京邮电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南京邮电大学发展规划处、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建设办公室协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文涛,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分别主持会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锚定战略急需 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分论坛现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文涛,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主持分论坛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坤以《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变革新动能》为题,深度剖析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介绍了北邮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创新举措,围绕如何落实“南京行动”提出打造国家教育智联网、国家卫星科研教育网、国家电子/量子混合算力网络、“经天纬地”立德树人育人共同体等发展思路。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胡俊以《发挥优势特色三位一体推进着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和有组织科研新范式》为题,抓住“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一当前创新生态建设的关键,阐述了成电努力打
    2025
    07.11
    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论坛举行
      7月11日上午,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来自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分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分论坛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承办,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西安邮电大学副校长楼旭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季庆阳分别主持会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许飞以《打造“邮ai”学生成长智能体探索“AI+思政”育人领航新范式》为题,从“向‘智’而变深化育人理念”“依‘智’而为构建育人生态”“乘‘智’而上重塑育人范式”三个方面,分享了北邮的工作举措和成效,重点介绍了面向学生、辅导员、高校管理者等不同对象的学生三大智能体平台和五育评价体系。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校团委书记陈龙以《人工智能赋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电探索与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成电系统化、精准化、智慧化的学生思政工作软硬件平台和应用,提出了成电对于人工智能赋能学生思政工作的理念思考与进度安排,展示了“成电芯伙伴”思政智能体的六大功能。  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李晓华以《增强键对
    2025
    07.11
    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AI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分论坛举行
      7月11日上午,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AI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分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来自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分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分论坛由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协办。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木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文钧分别主持会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北京邮电大学教务部副教务长兼教务处处长苏菲以《AI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北邮实践》为题,介绍了北邮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秉持个性化培养理念,借助AI技术赋能各环节的系列教育应用。她以未来学院人才培养为案例,全方位展示了AI如何助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提供实践范例与有益借鉴。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刘宇以《人工智能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为题,介绍了成电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构建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育变革两方面的探索实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与基本功,面向人工智能领域培养拔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新工科与一流本科教育新生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教
    2025
    07.11
    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推进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打造中国教育品牌”分论坛举行
      7月11日上午,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推进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打造中国教育品牌”分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来自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的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围绕分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分论坛由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承办,南京邮电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波特兰学院协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潘开林、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处处长胡华分别主持会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推进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打造中国教育品牌”分论坛现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潘开林、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处处长胡华主持分论坛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副校长倪慕敏以《拉曼大学国际化现况与展望》为题,围绕拉曼大学“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办学理念,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情况,重点阐述了建设开放、包容、多元国际教育平台的实践路径和取得进展。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处处长王尧以《厚植特色,深耕优势,打造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北邮品牌》为题,全面介绍了北邮深刻把握“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答好新时代命题”,围绕建设信息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发展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培养国际拔尖创新人才、聚合国际知名学者外国专家、提质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教育以及突围国际关
    2025
    07.10
    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
      7月10日下午,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在南京邮电大学运满满报告厅举行,与会人员围绕“汇聚特色 协同创新 共筑教育强国建设新引擎”,合力共谋电子信息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本次大会由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联合发起,南京邮电大学主办。2025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爱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冬,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拉曼大学副校长倪慕敏,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魏秦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主要负责人、分管校领导、相关二级单位负责人等参加大会。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宇锋主持大会开幕式。校党委书记郭宇锋主持大会开幕式  吴岩在讲话中表示,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北京宣言”“成都倡议”“南京行动”三部曲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渐入佳境,在推动高校发展、服务国家
    2025
    07.07
    南邮承办第十五届中兴捧月“星匠师”巧匠精英挑战赛决赛
      7月4日至6日,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兴捧月“星匠师”巧匠精英挑战赛决赛在南京举行。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南邮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中兴通讯副总裁、全球学习发展中心总经理李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新质生产力促进工作委员会主任解源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南京邮电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代表近300人参加颁奖典礼。  “中兴捧月”由中兴通讯发起,是ICT(信息通信技术)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高校赛事之一。其中“星匠师”巧匠精英挑战赛是该公司于2024年发起的面向应用型人才举办的技能提升赛事,旨在培育和孵化兼具理论和实操的“能工巧匠”。大赛优胜者可获得相关证书及奖金,以及由中兴通讯颁发的“5GNR”等级认证证书和“路由和交换”等级认证证书,实现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的双向跃升。  决赛中,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严斌、刘樟锟以及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赖韬、方信良从全国201所院校的2327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分别斩获5G赛道和数通赛道特等奖。南京邮电大学等12个团队获一等奖,34个团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91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637 跳转到 
校友会 基金会 新闻网 相关链接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