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档案馆获评2021年江苏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对2021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我校档案馆获评2021年江苏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在2021年江苏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之际,我校档案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展览馆和校史陈列馆,推出“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主题巡展之“百年风雨、一心向党”秦华礼“红色珍档”专题展。专题展通过文献档案、历史资料、老照片等展品直观生动地展现了原南京邮电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秦华礼为南邮的发展和我国通信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在他的领导和主持下,南邮师生动手制作教学实验设备,如自制高频真空管电压表、电平表等,1960年5月南邮研制出江苏第一套电视广播设备,1978年,南邮“传真信号发生器”、“可视电话系统”、“自动微波频率置换装置系列”等科研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7项大奖。专题展自开展以来,共接待校内师生、校外中小学生和各界来宾参观学习30余批次、6000多人次。 长期以来,我校档案馆充分发挥南京市和栖霞区科普教育基地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展览馆和校史陈列馆的品牌效应和载体作用,创新活动方式,为大中小学生开展通信技术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
中国民主同盟南京邮电大学总支部顺利换届
12月22日,中国民主同盟南京邮电大学总支部换届选举大会暨第二届总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仙林校区举行。民盟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吴胜兴,我校党委副书记王国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民盟江苏省委组织处处长肖波,我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友国,统战部工作人员、民盟盟员等参加会议。 民盟南邮总支部主委沈苏彬教授作了民盟南邮总支部工作总结,回顾了民盟南邮总支部成立五年来的发展情况,从思想政治建设、盟员队伍建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组织活动与社会服务、盟员双岗发展等方面总结了本届总支部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民盟江苏省委、校党委及统战部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会上通报了盟费收缴使用情况。 肖波处长宣读民盟江苏省委同意民盟南邮总支部换届的批复。会议选举产生了民盟南邮总支部第二届委员会委员,解令海任主委,王利霞、张少娴、石盛林任副主委,巩龙延、周斆激、孟丹青任委员。新一届主委解令海教授发言,民进南邮支部主委徐铭东代表学校其他民主党派致贺词。 王国平副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民盟总支及民盟盟员在学校发展中作出的贡献,希望民盟南邮总支部立足新起点,加强组织建设,立足本职工作,继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
我校举办第四届国际文化节
12月22日,我校第四届国际文化节在仙林校区举办。本届文化节采用线下直播+线上连线的方式进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华出席并致辞,海外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张志华副校长赞扬留学生们今年取得多项荣誉,感谢大家心系学校、团结协作、演绎国际青年的青春活力,展现世界各地的多彩文化。他希望留学生们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发展综合素质,担当时代责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规划人生路径,追求并实现伟大梦想。他说:“明年我校将迎来80周年华诞,希望留学生同学们秉承‘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学以致用,积极进取,再创辉煌”。 第四届国际文化节以“多彩世界、互融互通”为题,意在通过互联网将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孟加拉、摩洛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加纳等60多个国家的学子连通起来,共同感受世界之大、文化之美。留学生们精心制作了多国文化介绍,展示了孟加拉热情似火的舞蹈、摩洛哥梦幻的蓝色之城、印度尼西亚精美的传统服饰、卢旺达丰富的珍稀物种与独特的咖啡种植文化、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特色的传统美食。文艺汇演中,各国特色的传统乐器表演、优美的艺术体操令人印象深刻。留
省高校燃气安全专项检查组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12月23日上午,省高校燃气安全专项检查组南京城东片区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孙志人率队来我校开展燃气安全检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宇锋,后勤管理处负责人和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参加检查汇报会并陪同现场检查。 郭宇锋副校长欢迎检查组一行莅校检查指导工作,并介绍了我校燃气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后勤管理处戴兆骏处长从燃气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燃气安全监管机制建立、燃气安全重点环节监管情况、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及燃气安全协同机制建立情况等五方面向检查组进行了汇报。 汇报会前,检查组分别实地察看了三牌楼校区、仙林校区的学生食堂,重点检查了食堂后场燃气管道、燃气用具、自动灭火设施、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等情况,以及食堂内部管理制度和日常巡查台账记录。 检查组对我校的燃气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检查组认为,我校高度重视燃气安全工作,燃气安全制度完善、健全与落实到位。学校能够定期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聚焦师生后勤服务,打造师生满意的网红餐厅。同时,检查组也对安全管理精细化、硬件设施改善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郭宇锋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检查组表达感谢,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全省高校燃气安全专项检查为契机
我校陈小柏博士获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12月20日,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广东佛山落下帷幕,我校陈小柏博士后在揭榜领题赛中获得金奖,这也是江苏代表队在此赛道中获得的唯一一项金奖。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陈小柏博士后“面向国产边缘端AI 芯片平台的人工智能开源开发平台”项目,设计的AI芯片与通用芯片相比,算力更为密集、能效提高百倍,同时设计和制造成本可显著降低,在智能手机、机器人、无人驾驶、智慧大脑等领域均能广泛应用,相关市场容量巨大。目前,这一成果已在国内进入部分商用阶段。 据悉,本次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大赛以“博采科技精华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 近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博士后科研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激发博士后创新潜能,我校博士后队伍正逐步成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我校陈小柏博士获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撰稿:谢秋丽 初审:朱卫未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我校首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
近日,科技部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2021年度拟立项名单,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杨海根教授牵头申报的“工业软件”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离散制造全流程工业数据智能理论与方法研究”获批准立项。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 该项目围绕当前离散制造急需解决的质量、成本、能耗及资源配置的问题,研究动态智能管控与交互式决策技术,构建跨平台智能计算引擎,研发自主可控的离散制造全流程工业数据智能软件,并针对汽车毫米波雷达自动化产线开展应用验证。项目预期成果将为离散制造数据“重构难、融合难、认知难、预测难、决策难”的五难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突破行业多项关键技术并形成多项标准规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工业软件受制于人的重大问题以及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系统布局产品生命周期核心软件、智能工厂技术与系统、产业协同技术与平台,贯通基础前沿、共性关键、平台系统及生态示范等环节。(撰稿:李荣志、许善琪 初审:宋福明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我校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奖
近日,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获奖成绩公布。我校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竞赛团队荣获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4项。其中贝尔英才学院学生何乐晗、陈以信和赵一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本届CCPC桂林站金奖、CCPC哈尔滨站亚军和金奖,这是我校学生首次进入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成绩排名前三甲。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的计算机类赛事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和展示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运用计算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着力发现优秀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的算法设计、逻辑推理、计算思维、数学建模和程序设计等能力,引领和促进中国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经过网络赛选拔,全国高校1500多支队伍获得资格参加了本届CCPC桂林站、广州站、威海站和哈尔滨站等分站赛以及女队专场赛。我校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2项金奖(撰稿:陈志 初审:刘蒙、黄丽亚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我校召开档案工作委员会会议
12月20日上午,我校档案工作委员会会议在仙林校区行政楼召开。校档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小舜主持会议,档案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国家档案局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通知精神,从亮点工作、馆务工作、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查询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通报了档案馆2021年工作情况,以及2019年、2020年各归档单位档案归档情况和2020年年鉴编写情况,演示了档案预约服务系统。会议过程中,与会人员还一同观看了微视频《贺页朵——百年誓词》。 姜小舜总会计师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2019-2021年全校档案工作所取得的进步。她强调,当前档案工作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的档案人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指导档案工作实践。她对今后学校档案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加快配套法规制度废改立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做好《档案法》的宣传和解读工作,加强馆藏档案的开发利用;深入了解师生需求,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推动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
我校连续十年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 首次获评省优秀报考点
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召开会议,对2021年全省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我校荣获“江苏省优秀报考点”和“江苏省优秀招生单位”荣誉称号,这是我校连续十年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同时也是我校首次作为全国研考报考点即获评省优秀报考点。 2021年,我校首次承担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考务管理、疫情防控、保密安全、后勤保障、安全保卫、舆情宣传、系统监控、纪检监察等11个工作组。校领导靠前指挥统筹协调,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工作组各司其职、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全体监考教师和考务工作人员尽职尽责,既保证了考试的平稳顺利进行,也做好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实现了“平安研考、健康研考”的总体目标。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学校高层次人才的选拔质量。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于12月25日至27日举行。我校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12359人,其中在我校报考点进行考试的人数超过3400人。我校将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规范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程序,按照教育部“一统筹、六确
我校举办第五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
12月17日至18日,我校举办第五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江苏省侨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刘标,我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华,杰出校友代表、往届论坛优秀代表,学者代表等参加活动。本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全球知名高校450余名青年才俊参加。 刘陈书记致辞,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内外青年学者相聚云端、相聚南邮表示热烈欢迎。刘书记介绍,南邮在“大信息”领域研究积累深厚,基础广博,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邮电通信行业做专做精、面向信息化社会做大做强的大信息特色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例会上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刘书记希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加盟南邮,在这个全新、伟大的时代,与南邮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全面开启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激发新潜力,为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释放新活力。 刘标副主席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南邮的发展成就和对人才的重视支持。他介绍了双方一直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希望共同为江苏省侨界高层次人才发展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12月17日,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的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江苏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景茂,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处长张兆臣,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傅浩、科研机构处处长傅健,我校校长叶美兰教授、校部处领导及重点实验室部分骨干成员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汪联辉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许宁生院士、高松院士,中国工程院李言荣院士,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黄如院士、郭万林院士、郭子建院士、毛军发院士、江风益院士、元英进院士、顾宁院士,厦门大学张荣教授、南京大学陆延青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新亮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及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专家共同组成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 江苏省科技厅行政审批处(科研机构处)副处长张洪钢宣读科技部办公厅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对重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希望重点实验室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坚持科技自强自立,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深度进军,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注重成果质量,促进产业转化应用。景茂巡视员为重点实验
我校举办第二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我校于11月18日—12月15日举行第二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全校20个教学单位55支团队共140名教师报名参加竞赛。本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初赛环节由专家对各参赛团队提交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视频进行评选,遴选38支团队进入决赛;决赛环节采用“说课+现场教学展示”的形式进行,分别由两位教师合作完成,参赛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行现场教学演示。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特等奖团队12组,一等奖团队13组,二等奖团队13组。本次竞赛首次采用在线直播方式,在线观摩人数超过1700人。依据师生投票结果,遴选出4支“最具人气奖”团队。本次竞赛是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八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获批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后,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竞赛从报名、组织、筹备到比赛,充分调动了全校广大教师投身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营造了共同探
【党史学习教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 开新局”专题学习会
12月16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八次专题学习会,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学党史 开新局”专题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刘陈主持学习会。 学习会上,中心组首先集中学习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部分中心组成员以“学党史 开新局”为主题,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履行“三大光荣使命”,实现“六个显著提升”,着力抓好的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重点发言交流,谈认识体会,谈思路举措。 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在重点发言时,就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谈了两点学习心得。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生动实践。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示范,加速形成学科建设组织新模式,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形成学科建设新模式、新制度、新样板,为推动学校学科整体发展发挥政策示范引领作用。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全面提
我校学生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TI杯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学子再次斩获佳绩,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0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我校国家级一等奖获奖数量列全国参赛高校第二名、江苏参赛高校第一名。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也是目前规模大、范围广、影响力强的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117所院校,共计19735支参赛队伍,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经全国竞赛专家组评审、全国竞赛组委会批准,共有322个参赛队获全国一等奖,790个参赛队获全国二等奖。 我校历来重视对学生实践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曾在1997年、2017年两次捧杯。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国-省-校-院四层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持续优化电子设计与创新训练模式,打造浓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以“电子设计与创新基础A/B” “综合电子技术”等课程为基础,与德州仪器、ARM、瑞萨、深圳鼎阳等多家业界头部企业共同建设一批高水平校企联合实验室,实施了积分制阶段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