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五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
12月17日至18日,我校举办第五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江苏省侨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刘标,我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华,杰出校友代表、往届论坛优秀代表,学者代表等参加活动。本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全球知名高校450余名青年才俊参加。 刘陈书记致辞,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内外青年学者相聚云端、相聚南邮表示热烈欢迎。刘书记介绍,南邮在“大信息”领域研究积累深厚,基础广博,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邮电通信行业做专做精、面向信息化社会做大做强的大信息特色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例会上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刘书记希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加盟南邮,在这个全新、伟大的时代,与南邮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全面开启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激发新潜力,为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释放新活力。 刘标副主席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南邮的发展成就和对人才的重视支持。他介绍了双方一直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希望共同为江苏省侨界高层次人才发展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12月17日,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的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江苏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景茂,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处长张兆臣,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傅浩、科研机构处处长傅健,我校校长叶美兰教授、校部处领导及重点实验室部分骨干成员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汪联辉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许宁生院士、高松院士,中国工程院李言荣院士,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黄如院士、郭万林院士、郭子建院士、毛军发院士、江风益院士、元英进院士、顾宁院士,厦门大学张荣教授、南京大学陆延青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新亮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及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专家共同组成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 江苏省科技厅行政审批处(科研机构处)副处长张洪钢宣读科技部办公厅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对重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希望重点实验室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坚持科技自强自立,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深度进军,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注重成果质量,促进产业转化应用。景茂巡视员为重点实验
我校举办第二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我校于11月18日—12月15日举行第二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全校20个教学单位55支团队共140名教师报名参加竞赛。本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初赛环节由专家对各参赛团队提交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视频进行评选,遴选38支团队进入决赛;决赛环节采用“说课+现场教学展示”的形式进行,分别由两位教师合作完成,参赛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行现场教学演示。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特等奖团队12组,一等奖团队13组,二等奖团队13组。本次竞赛首次采用在线直播方式,在线观摩人数超过1700人。依据师生投票结果,遴选出4支“最具人气奖”团队。本次竞赛是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八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获批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后,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竞赛从报名、组织、筹备到比赛,充分调动了全校广大教师投身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营造了共同探
【党史学习教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 开新局”专题学习会
12月16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八次专题学习会,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学党史 开新局”专题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刘陈主持学习会。 学习会上,中心组首先集中学习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部分中心组成员以“学党史 开新局”为主题,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履行“三大光荣使命”,实现“六个显著提升”,着力抓好的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重点发言交流,谈认识体会,谈思路举措。 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在重点发言时,就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谈了两点学习心得。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生动实践。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示范,加速形成学科建设组织新模式,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形成学科建设新模式、新制度、新样板,为推动学校学科整体发展发挥政策示范引领作用。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全面提
我校学生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TI杯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学子再次斩获佳绩,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0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我校国家级一等奖获奖数量列全国参赛高校第二名、江苏参赛高校第一名。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也是目前规模大、范围广、影响力强的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117所院校,共计19735支参赛队伍,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经全国竞赛专家组评审、全国竞赛组委会批准,共有322个参赛队获全国一等奖,790个参赛队获全国二等奖。 我校历来重视对学生实践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曾在1997年、2017年两次捧杯。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国-省-校-院四层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持续优化电子设计与创新训练模式,打造浓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以“电子设计与创新基础A/B” “综合电子技术”等课程为基础,与德州仪器、ARM、瑞萨、深圳鼎阳等多家业界头部企业共同建设一批高水平校企联合实验室,实施了积分制阶段选拔
我校入选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
日前,省教育厅公布了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和示范专业遴选结果,我校入选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先后出台《南京邮电大学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管理办法,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学校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细化目标任务,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协调联动,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专业、专项教改课题等特色工作,推进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专题培训,组织课程授课竞赛、优秀典型案例征集、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各项工作任务。 学校将以入选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试点高校和示范专业为新起点,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凝炼课程思政工作特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撰稿:李兵 初审:沈建华、李永涛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党史学习教育】原创红色校史剧《赤子》亮相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
12月14日晚,作为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戏剧展演剧目,我校原创红色校史剧《赤子》在江苏大剧院国际报告厅震撼上演。校党委书记刘陈,校党委副书记王国平,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郭宇锋与现场师生共同观看,感悟“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和南邮人的赤诚之心。 献礼建党百年,献给所有为祖国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南邮人,《赤子》以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素材,讲述了历代南邮人“永远跟党走”的忠诚故事。该剧以四幕形式,按照时间编年体展开。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男一号”,历经近八十年红色校史淬火成钢的主人公,生动讲述了南邮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南邮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学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剧中再现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人物,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局长、战邮干训班创始人赵志刚,南京邮电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老红军秦华礼,为国守岛21年的王继才式校友徐六保,隐姓埋名的“马兰三杰”校友,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等南
欧洲科学院李全院士受聘我校名誉教授
12月10日下午,欧洲科学院院士李全教授受聘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仪式在仙林校区光电学科楼举行,我校副校长汪联辉教授为李全院士颁发聘书、佩戴校徽。中国物理学会液晶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教授,东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杨洪教授出席授聘仪式。 汪联辉副校长致辞,对李全院士加盟南邮表示热烈欢迎,对李院士长期关心和指导我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渊源,展示了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的一系列突出成果。他表示,人才培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李院士的加盟将进一步强化学校办学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推动教学科研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磁场效应、辐射作用。 李全院士在讲话中表示非常荣幸加盟南邮。他热情分享了和南邮结缘的过程,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并表示今后将在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授聘仪式后,李全院士作了“液晶智能材料和工程:我最近的研究”主题报告,展示了液晶智能材料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展望了液晶材料未来的发展,同与会师生分享了学术研究的经验和见解。 我校人事处、电
我校第十八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12月11日,我校第十八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仙林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刘陈,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宋恒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分团委书记,兄弟高校学生代表,以及310名学代会、研代会代表出席开幕式。 刘陈书记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应邀出席开幕式的来宾、长期以来指导和支持我校团学工作的上级团组织、学联组织和兄弟高校表示衷心感谢,并通过全体代表向全校广大青年同学们致以亲切问候。刘书记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团学组织在强化思想引领、推进改革创新、聚焦服务职能、繁荣校园文化、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刘书记对学生干部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学”字当头,刻苦学习、勤奋读书,成绩优良、科研突出,在政治上、学业上、能力上做好青年学生的表率。刘书记对全校团学组织、学生骨干和青年学子寄予殷切期望:要做到传承过去,从红色基因中凝聚青春力量;立足当下,在实践创新中贡献青春智慧;面向未来,在新征程中彰显青春风采。希望同学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我校举办“一带一路”框架下5G技术与邮政物流现代化专题培训班
12月7日至10日,我校承办的“一带一路”框架下5G技术与邮政物流现代化专题培训班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来自巴基斯坦、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多个亚洲国家的政府工作人员、邮政快递企业从业人员、行业研究人员等150余名代表,参加线上培训。培训班由国家邮政局主办、我校现代邮政学院组织实施。 12月7日上午举行开班仪式。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民发表视频致辞,对参训的各国学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希望以专题培训班为契机,深入交流、增进合作,更好赋能邮政快递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他指出,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亚洲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促进合作共赢,期望与亚洲各国携起手来,加强邮政快递领域合作,加快邮政快递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行业效率整体提升,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为亚洲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地区人民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我校副校长汪联辉致辞。他代表学校欢迎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嘉宾以及参加培训班的任课教师和各国代表。他指出,邮政业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培训班的举办有利于拉紧亚洲国家之间互联互通纽带,有利于加强
我校成立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近日,学校经研究,决定成立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这是学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学科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柔性电子作为高度交叉融合的颠覆性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技术之一。在江苏省重点打造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中,与柔性电子有密切关联的领域超过6项。同时,教育部于2020年5月启动在高校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围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战略必争领域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于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学校于2020年成立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在柔性电子领域已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目前学校建有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生物传感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柔性电子相关科研平台,已形成由中科院院士、国家杰青领衔的专业教学团队,并且已申请设立江苏省首个柔性电子学本科专业,积极申报柔性电子学二级学科
【党史学习教育】 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走进我校
12月10日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系列活动——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在我校青春剧场上演。本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承办。 作为以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的革命事迹为题材创作的现代昆剧《瞿秋白》,是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创排演出,由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编剧,著名导演张曼君执导,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赵坚担任艺术指导,是江苏艺术基金2021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也是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开幕大戏。 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讲述了1935年瞿秋白被捕后拒绝国民党再三诱降、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从容就义的事迹。由《溯源》《秉志》《镌心》《取义》四折组成,每一折又分“昼”“夜”两部分。“昼”以瞿秋白被捕为切入点,写他在国民党的轮番劝降下,坚持信仰、坚定斗争、忠诚不贰、舍生取义;“夜”则展开了对其内心、情感的进一步探究,以似真似幻的方式写瞿秋白与母亲金璇、与挚友鲁迅、与爱人杨之华的三次诀别,深入开掘主人公之精神构成、初心与使命。该剧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勾勒出一幅
我校与中兴通讯校企合作交流暨5G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举行
12月10日上午,南京邮电大学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交流暨“云上南邮”5G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仙林校区举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方平、我校党委书记刘陈等双方领导出席交流及揭牌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宇锋主持活动。 刘陈书记代表学校对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各位领导莅校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南邮作为国家“双一流”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的办学特色、历史沿革等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刘书记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在校企人才培养、5G创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新时代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拔尖人才,更好地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孙方平副总裁代表中兴通讯对南邮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兴的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在中兴通讯36年的成长历程中,南京邮电大学为中兴通讯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无数南邮人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全球领先的ICT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将与南邮携手共进,在5G创新实验室、校企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云上南邮”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把握新机遇,实现新突破,
我校与霞智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交流座谈
12月9日下午,我校杰出校友、中兴通讯董事、霞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榕一行来校交流座谈。座谈会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校长叶美兰出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主持交流座谈会。 叶美兰校长致辞,对方榕董事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叶校长从学校办学历史讲起,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南邮是一所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学校,近80年的办学历程,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通信领域与邮电行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精英。叶校长重点介绍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她表示,学校新增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正式获批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等成绩为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起好步开好局,助推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了南邮力量。叶校长感谢中兴通讯和霞智科技有限公司对学校办学给予的支持帮助,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方榕董事长简要介绍了中兴通讯和霞智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未来发展方向,阐述了南邮与中兴的历史渊源,并祝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