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院士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学校召开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推进会
为扎实推进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2月6日上午,学校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推进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校各相关二级单位科研分管院长、科学技术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科学技术处讲解了学校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进展、指标分解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对我校2023年2月和3月份拟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进行了指导部署。 各二级单位依次汇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进展,主要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的申报数量、申请书完成情况、以及组织专家提升申请书质量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推进的具体安排。 肖甫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对学校整体科研实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各二级单位要扎实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层层压实科研团队负责人和项目申请人的责任,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做到“应报尽报”。通过此次分享交流,各单位要互相学习,做到取长补短,同时要想方设法提高项目申报书
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副区长冯泉、俞红海来校座谈交流
2月7日上午,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副区长冯泉、俞红海一行来我校座谈交流,座谈会在三牌楼校区举行。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友国出席座谈会。南京市鼓楼区科学技术局局长张莉、副局长周岩以及我校产学研合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王友国副校长主持。 叶美兰校长代表学校对冯泉、俞红海副区长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鼓楼区在我校发展建设中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叶校长从学校办学历史及沿革、办学优势及特色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及发展蓝图。叶校长表示,学校三牌楼校区具备成熟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希望同鼓楼区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公共创新创业空间、共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等举措持续推进校地协同发展战略,搭建政产学研合作体系。叶校长期待学校与鼓楼区不断加强合作,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冯泉、俞红海副区长赞颂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成就,向我校一直以来对鼓楼区各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冯泉副区长介绍了鼓楼区科技创新、校地融合等建设情况,以及鼓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在有机智能光电材料领域研究进展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赵强教授和马云教授团队在有机智能光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外场正交刺激实现了有机智能光电材料响应行为的动态调控,探究了其在光学信息防伪领域中的应用。2月6日,相关成果以“Conformation-dependent dynamic organic phosphorescence through thermal energy driven molecular rot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该研究发表后引发广泛关注,受Nature集团Nature Portfolio Communities的邀请,研究团队在“Behind the Paper”栏目撰稿分享研究经历。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赵强教授和马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魏娟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发展对光、热、力、电等外场刺激具有响应性的有机智能光电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在信息显示、安全防伪、生物成像等光学与光电子领域中的应用。实现这类有机智能光电材料响应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在超余辉领域研究进展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陈润锋教授和陶冶教授团队在有机超余辉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主体敏化和稳定孤立发色团策略,研制出兼具长寿命、高效率以及高色纯度的超余辉聚合物,探索了该类材料在高分辨余辉显示领域的潜在应用。1月30日,相关成果以“Multicolor hyperafterglow from isolated fluorescence chromophore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冶教授、陈润锋教授和黄维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生张孝为论文第一作者。 有机长余辉通常是指在撤去激发源后,有机材料仍能够持续发光的现象。这种特殊的光学性质使得这类材料可以应用于高级信息加密和防伪、传感、余辉显示以及生物/X光成像等领域。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晶体工程、主客体掺杂、聚合等方法在调节有机长余辉材料寿命和发光颜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受限于三线态激子固有的较大结构弛豫和自旋禁阻的缓慢辐射衰减过程,使得目前有机长余辉材料的余辉发光色纯度和发光效率难以满足高分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在超余辉领域研究进展
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一行看望慰问春节在校留学生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1月21日上午,值此农历癸卯兔年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一行到仙林校区留学生宿舍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在校留学生,为他们送去热情洋溢的新春问候和祝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海外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一同慰问。 “新年好!Happy Chinese New Year!” 刘陈书记和叶美兰校长一行到孟加拉国、布隆迪、摩洛哥、尼日利亚等国留学生宿舍,与他们展开亲切交谈,向他们送去春节问候,并亲手送上慰问礼包。刘书记和叶校长殷切地嘱咐留学生们寒假期间要提高安全意识,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共同度过一个安康喜乐的新春佳节,并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学业有成,前“兔”无量,更好地融入南邮大家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慰问中,校领导还参观了留学生宿舍的公共洗衣房和厨房,叮嘱相关部门要抓好留学生们后勤保障服务落实,确保他们度过一个安全祥和、欢乐喜庆的“中国年”。 留学生们由衷感谢学校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并表示一定谨遵校领导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汉语水平,发扬“信达天下,自
叶美兰校长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9日,选举产生江苏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144名。我校校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兼)叶美兰当选江苏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据悉,当选的江苏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资格,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编辑:王存宏 初审:孙秀成 审核:张敏)
刘陈书记 沙勇教授连任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4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刘陈,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研究院、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沙勇教授,连任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1月18日,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置以下10个专门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卫体委员会、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委员工作委员会,刘陈书记连任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沙勇教授当选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编辑:王存宏 初审:孙秀成 审核:张敏)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南邮团队在柔性射频天线领域研究进展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南邮团队在柔性射频天线领域研究进展
1月17日,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赵强教授团队和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刘蕾蕾教授团队在柔性射频天线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优化 了“分子胶水”界面改性工艺和先进挤压印刷技术相结合的策略,构建了柔性超宽带Ti3C2单极子天线,实现了在弯曲状态下流畅实时的无线通信传输。相关成果以“2D Titanium carbide printed flexible ultra-wideband monopole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南京邮电大学为论文的唯一通讯单位,刘蕾蕾教授、赵强教授和黄维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赵为为副教授和倪浩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这是我校材料、电子、通信三个优势学科团队共同合作在“柔性电子”交叉学科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植入式电子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柔性无线通信设备引起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对“轻、薄、柔”天线组件的需求快速增加。传统天线多由高密度的金属组成
【奋进新征程】《自然•通讯》刊发南邮团队在柔性射频天线领域研究进展
我校承办第八届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
1月18日,由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八届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在仙林校区融创教学空间举行。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教授,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徐骏教授,以及来自省内外63所高校近400位教师教学发展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教师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会议。 本次年会主题为“创新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工作部署,推动新时代全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高质量发展。孙力娟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郭新宇调研员作题为《江苏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举措》的报告,结合2023年江苏省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要点,从系统推进促发展、推进教学数字化等两个方面,对我省高校教师发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强胜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沈建华教授、东南大学李骏扬副教授分别结合
我校承办第28届IEEE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国际会议
1月10-12日,第28届IEEE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国际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CPADS2022)在南京召开。ICPADS是并行与分布式系统领域最重要的年度盛会之一。本次会议由IEEE主办、南京邮电大学承办。我校校长、大会共同主席叶美兰教授和北京大学教授、大会共同主席刘云淮分别为大会致辞。我校肖甫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邀请清华大学刘云浩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Kyle Jamieson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新兵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John C.S. Lui教授分别作《Data driven IOT research》《Smart Surfaces for NextG and Satellite mmWave and Ku-Band Wireless Networks》《Knowledge-driven Academic Big Data Mining》和《Cooperative Stochastic Bandits with Asynchronous Agent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