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English 电子邮件
首页
南邮概况
>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南邮精神 校标校训 南邮校史 南邮校歌 现任领导 视频展播 校园实景漫游 校园景色 校区地图
内设机构
>
党政群部门 教学机构 基层党的组织 科研机构 直属单位和其他 独立学院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学术刊物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信息公开
人才培养
>
本科 研究生 留学生 继续教育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智慧校园
通知通告
关闭
南邮要闻图片1
首页  南邮要闻图片1
  • 南邮要闻
  • 南邮要闻图片
    2011
    08.04
    河南焦作与江苏南京“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
      8月2日,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与政务研究所与物联网科技园共同组织承办的“江苏南京与河南焦作‘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在我校物联网科技园7楼会议室隆重召开。焦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靳玉凤副局长率领各区县工信部门负责人以及市辖16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专程前来南京参会。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处夏群处长、刘会宁副处长、李军副处长率中电科技集团、南京钢铁集团等南京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到会交流。出
    2011
    08.04
    我校在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喜获佳绩
      7月21-23日,2011年“苏大”杯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苏州大学举行。我校在校级竞赛的基础上选拨了7支队伍参赛,共有6支队伍获奖。在分项目机器人Robocup3D仿真足球比赛中荣获冠军,机器人灭火比赛中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机器人游中国比赛获三等奖两项,家用机器人吸尘比赛获优胜奖一项。   本次大赛由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主办,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和苏州大学承办。比赛设有Ro
    2011
    08.04
    我校在2011年省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中喜获佳绩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遴选结果的通知》(苏教高〔2011〕26号),我校共有3项多媒体课件荣获2011年省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奖,其中赵生妹为第一作者的“《信息论基础》多媒体课件及教学网站”获得一等奖,朱立华为第一作者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黄丽亚为第一作者的“数字电路教学与测试”教学课件获得二等奖。   本次省级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选是根
    2011
    08.04
    我校5种教材荣获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遴选结果的通知》(苏教高〔2011〕27 号),我校在江苏省2011年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工作评选中取得佳绩,陈鹤鸣主编的《激光原理及应用》、卢官明主编的《数字电视原理(第2版) 》、徐立勤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第二版)》、杨庚主编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成际镇主编的《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及应用》,共5种教材荣获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2011
    08.01
    颜晓红副校长率队参加“全国邮电高校教学工作联席会”
      为进一步加深全国五所邮电高校之间本科教学工作的联系与交流,推进各邮电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全国邮电高校教学工作联席会”于7月22日-26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举行,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工作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实践教学创新”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徐仲伟、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
    2011
    07.28
    杨震校长、刘陈副校长拜访江苏电信公司
      7月25日下午,校长杨震、副校长刘陈拜访江苏电信公司,我校兼职教授、江苏电信公司总经理高同庆率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杨震校长一行。   杨震校长向高同庆总经理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感谢江苏电信公司长期以来对学校办学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同时听取了江苏电信对学校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需求,希望能推进校企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高同庆总经理对校领导此次来访表示
    2011
    07.28
    常州市副市长王成斌率党政代表团来我校考察交流
      7月26日下午,常州市副市长王成斌率辖市区科技局、创新型科技园区负责人一行50余人来访我校,商讨进一步发挥校市双方的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共建校市合作平台,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副校长黄维、朱洪波以及党办、校办、科技处、物联网科技园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朱洪波主持。   黄维副校长对王副市长一行冒着酷暑来访我校表示热烈欢迎。黄维副校
    2011
    07.25
    我校“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团队”获2011年度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近日,接《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通知》(苏教科[2011]11号),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以杨龙祥教授为带头人的“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团队”荣获2011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团队”依托江苏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和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自十一五以来在学科带头人和重点实验室主任朱洪波教授的带领下,杨
    2011
    07.17
    杨震校长视察我校本科招生网上录取现场
      7月16日上午,校长杨震教授在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永平教授的陪同下,来到我校本科招生网上录取现场,指导录取工作,并代表校领导亲切慰问了正在紧张有序工作的招生人员。   招生办公室荆晅主任向杨校长汇报了我校今年招生录取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前一阶段总结:目前我校已完成20个省市提前批次、艺术类、本科一批招生录取工作,整体生源充足,第一志愿录取率100%,我校优势特色专业的录取分数、志愿报考率成绩喜人
    2011
    07.17
    解放军理工大学“军用物联网”专家组成员来我校物联网科技园考察交流
      7月14日下午,解放军理工大学“军用物联网”专家组组长、指挥自动化学院信息作战系系主任张雄伟教授率专家组成员一行10余人来我校物联网科技园进行考察交流。会议在科技园大楼七楼会议室举行,由物联网科技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登银教授主持。物联网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知信教授、物联网学院副院长许建真教授等与会。   张登银主任对张雄伟主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你们的到来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军
    2011
    07.15
    我校启动“强势开局 创新科技”学术沙龙活动
      7月9日下午,我校首期“强势开局 创新科技”主题学术沙龙在凤凰环球酒店凤凰厅成功举办。朱洪波副校长、组织部刘益华部长、人事处周健处长、宣传部许公全部长应邀出席了沙龙活动。2011年首届学校“青年科技之星”当选者、相关学院青年科研骨干教师等60余人参加了沙龙活动。   本次沙龙由科技处施琴芬处长主持。沙龙内容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朱洪波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对首届学术沙龙的举办表示祝贺。在总结
    2011
    07.15
    西安邮电学院来校调研
      7月14日上午,西安邮电学院温小郑副院长一行2人到我校调研。我校刘陈副校长热情接待了客人并与客人进行了亲切交流。   交流中,刘陈副校长对温副院长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客人介绍了学校的概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发展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针对温副院长的调研课题,刘陈副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情况。双方还就本科招生规模、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势学科建设、绩效工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谈。   
    2011
    07.14
    南邮:特色宿舍文化给大学生温馨的“家”
      通讯员 戎青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4日   08 版)   编者按   针对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展开的诸多调查表明,在今天的校园,很多大学生面临宿舍环境不和谐的问题。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京邮电大学最近几年在学校团委的带领下,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宿舍文化,他们的很多故事给人有益的启示。 特色
    2011
    07.13
    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全省唯一高校参加江苏省企业创新成果展
      7月5日至8日,由江苏省政府主办,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江苏省科技厅承办的江苏省企业创新成果展在南京国展中心隆重举行。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参观了展览,江苏省省长李学勇等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观了成果展。现场除13个地级市展馆外,全省遴选了23家重点企业的创新成果进入互动体验区进行展示。作为全省唯一的一家高校代表,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综合信息智慧服务平台”参与了创新成果互动体验展示。   “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982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81/702 跳转到 
校友会 基金会 校董会 新闻网 相关链接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