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English 电子邮件
首页
南邮概况
>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南邮精神 校标校训 南邮校史 南邮校歌 现任领导 视频展播 校园实景漫游 校园景色 校区地图
内设机构
>
党政群部门 教学机构 基层党的组织 科研机构 直属单位和其他 独立学院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学术刊物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信息公开
人才培养
>
本科 研究生 留学生 继续教育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智慧校园
通知通告
关闭
南邮要闻1
首页  南邮要闻1
  • 南邮要闻
  • 南邮要闻图片
    2022
    02.18
    我校召开2022年干部大会
      2月18日上午,我校召开2022年干部大会。全体校领导和全校各部门、各单位中层正职干部在仙林校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主会场出席会议,中层副职干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大会总结了学校2021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并部署2022年度学校主要工作。会议由校长叶美兰主持。  叶美兰校长作2021年度学校工作总结。她全面回顾了学校在主题教育、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学生竞赛、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红专并举信息特色育人、事业发展、国际化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十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突破。叶校长表示,2021年,学校开启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打开了新局面,为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叶校长指出,学校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仍需继续提高。  校党委书记刘陈代表学校党政部署2022年度重点工作。刘书记指出,2022年是学校办学八十周年,也是实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刘书记从党的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校园建设与资源配置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全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以及
    2022
    02.14
    我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我校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建设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这是我校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我校在新时期谱写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新篇章的一个崭新起点。  学校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期内,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了首轮建设阶段性任务。学校聚焦电子信息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攻克重大理论难题和关键技术,引领行业产业创新发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开展改革创新,取得较大进展。在参与制定国际电信规则、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发挥国际电信联盟(ITU)学术成员单位独特作用,建设任务达成度高,建设学科成长提升度显著。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切实
    2022
    02.10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2
    02.10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月9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我校赵强教授领衔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成功入选。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入实施科教、产教协同,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双全”工程教育理念,相关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指导学生相继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瑞萨杯”。团队支撑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团队成员讲授的《模拟电子线路A》获国家级一流课程。团队提出的高性能有机半导体设计新原理,为解决激子利用率低这一有机电子领域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研制出高性能有机与柔性光电器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研究成果在Nature子刊、Science子刊等国内外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
    2022
    01.26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樊金龙来校看望慰问王永进教授
      1月25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樊金龙来校看望慰问王永进教授,向寒假期间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致以新春祝福和崇高敬意。我校党委书记刘陈陪同慰问。  在王永进教授实验室,樊金龙副书记听取了氮化镓光电子融合集成芯片及无线光通信系统的简要介绍。王永进教授发现了量子阱二极管光发射和探测共存的现象,阐明其物理机制,研发出同质集成发射、传输、调制和接收的全双工通信芯片,攻克了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的世界性难题;首次研制出发光探测共存阵列芯片,提出光写入文本输出法;提出亚波长理想LED模型,研制出世界最薄垂直结构LED。樊金龙副书记充分肯定了王永进教授为攻克氮化镓光电融合集成芯片作出的贡献,对南邮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许。  樊金龙副书记与王永进教授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的工作、生活和研究进展情况。樊金龙副书记指出,人才是引领创新发展的战略要素,高校要引培更多创新人才,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让大家潜心研究、舒心生活、安心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十四五”,南邮要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
    2022
    01.26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樊金龙来校看望慰问王永进教授
    2022
    01.21
    我校9个学科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十四五”省重点学科名单,我校9个学科入选,入选学科数较“十三五”取得突破性增长,是继学校博士点布局取得重大突破以来,在重点学科体系建设上取得的又一喜人成绩。  江苏省重点学科是江苏省四级学科体系(江苏高校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和校特色学科)的重要基石,是培养高层次人才、集聚优秀学术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年来,学校以“南邮特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坚持特色引领,牢牢把握信息学科发展方向,聚焦“智能材料”“新型器件”“6G网络”“智联应用”四大创新领域,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强建优信息材料、器件、系统、网络、应用“五位一体”大信息学科体系。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按照“高峰攀登、高原托举、高地支撑、新增扶持、前沿拓展”的“三高一新一前沿”学科发展思路,巩固强化高峰学科优势,快速提升高原学科和专业学位实力,大力加强高地学科建设,积极扶持培育新增长点,重点布局前沿交叉学科,分层次立体化开展学科建设,全
    2022
    01.20
    我校举行2021年教职工荣休仪式
    2022
    01.19
    我校举行2021年教职工荣休仪式
      1月16日下午,我校2021年教职工荣休仪式在仙林校区行政楼同心家园举行。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华,荣休教职工代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工会、离退休工作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荣休仪式。仪式由张志华副校长主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荣休仪式上播放了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为43名荣休教职工精心制作的温馨视频,回顾了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用一帧帧照片阐释了荣休教职工与南邮共生共长血脉情深的人生历程。  叶美兰校长向荣休教职工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叶校长表示,将教职工荣休纳入教职工荣誉体系是学校加强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尊师重教、凝心聚力的新传统。希望通过这种仪式感,让尊师重教和师德传承在南邮发扬光大。叶校长回顾了学校2021年取得的成绩,感谢每位南邮人的努力和付出、参与和奉献。叶校长要求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平台,用心用情为荣休教职工做好服务,希望荣休教职工努力过好退休生活,活出精彩人生,继续关注支持南邮发展,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叶美兰校长、张志华副校长向每位荣休教职工献花、赠发纪念品并合影留念,表达对荣休教职工的真挚感谢。  教师工作部
    2022
    01.18
    南京邮电大学2021年度十大新闻事件
      1.学校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红色校史开展“四讲四悟八实践”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学史爱党·铸魂育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是全国为数不多同时入选两个创建名单的高校。  2.学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国家新设置的交叉学科,学校成为首批获批的18所高校之一。17个一级学科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信息与通信工程跻身中国一流学科行列(前5%)。  3.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获批建设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历史性突破。在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储能器件领域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近代邮政史料整理与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家级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4.学校学生竞赛再次取得亮眼成绩。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四金三银三铜
    2022
    01.18
    我校举行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与信息网络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指委2021年工作会议
      1月17日,我校举行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与信息网络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第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工作会议。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谈振辉教授,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员、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杨毅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VRVT)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实验室教育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郝永胜教授,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资深专家、南京大学胡凯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孟桥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震教授,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飞教授等中心教指委委员分别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会议,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教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和部分中心骨干教师在三牌楼校区参加会议。教指委主任谈振辉教授主持年度工作会议。  孙力娟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教指委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祝福,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和支
    2022
    01.18
    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和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2022
    01.17
    我校教授获中国文联第六届“啄木鸟杯”文艺评论年度奖
    2022
    01.17
    我校教授获中国文联第六届“啄木鸟杯”文艺评论年度奖
      1月13日,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发布典礼在北京举行。我校传媒与艺术学院教授范建华的论文《脱贫攻坚主题性影视创作也要艺术性升华》获评优秀文艺评论作品。该作品获在1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报道中被重点提及。  作品在肯定脱贫攻坚主题性影视创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创作中不尊重艺术规律的现象。该文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创作理念,对症下药、有理有据,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建设性的专业批评,对于提高脱贫攻坚主题性影视创作的艺术感染力有积极意义。   “啄木鸟杯”评选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文艺评论最高级别奖,涵盖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以及艺术学理论等领域。活动旨在推出优秀文艺评论作品,推进全国文艺评论创新和繁荣,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  2021年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分设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年度优秀文艺长评文章、年度优秀文艺短评文章3个项目,共收到报送作品548份,其中著作62部、长评307篇、短评179篇,最终推选出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5部、年度优秀文艺长评文章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989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7/707 跳转到 
校友会 基金会 新闻网 相关链接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