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邮政史料整理与研究”顺利开题
叶美兰校长应邀参加2022年中国江苏人才交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叶美兰校长应邀参加2022年中国江苏人才交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5月27日上午,2022年中国江苏人才交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国江苏人才云交流大会在南京举行。我校校长叶美兰应邀与会并作为省属高校唯一代表作大会致辞。 系列活动由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主办,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15个部门单位,13个设区市、部分驻外使领馆协办,22家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办,1757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拿出6821个优质岗位,面向全球引才超3万人。活动包括数字经济、博士后、海外人才、高校毕业生等12个类别103场次,将一直持续到年底,是江苏今年最大规模、最具特色的人才交流品牌。 叶美兰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南京邮电大学祝贺大会召开,感谢主管部门、企业的领导专家和海内外学者对南邮人才工作的支持。在分析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时,叶校长认为: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抢抓发展新机遇、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焦点,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创新驱动,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抢抓数字经济时代机遇,着力汇聚、培养数字人才,为支撑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在介绍学校引才用才工作时,叶校长表示:南邮作为以信息通信为特色优势
我校再获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5月26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科)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决赛结果,我校共获得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特等奖获奖数位列全省高校首位,我校再次荣获优秀组织奖。王海艳、胡素君团队将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决赛。据悉,全省共53所高校121项作品入围决赛,最终评出特等奖27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36项。序号奖项主讲教师课程名称1特等奖王海艳数据结构2肖建电工电子实验3胡素君网络技术与应用4谢娜电路分析基础5一等奖雷晶市场调查与研究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中唯一一项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聚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四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本次参赛获奖教师团队所取得的佳绩,既是参赛教师多年潜心教学、匠心育
【疫情防控】保卫处:聚心聚力保安全,共克时艰抗疫情
为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卫处全体同志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维护和保障了校园正常秩序和安全稳定。 勇于担当,严格疫情防控。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疫情防控部署和要求,分析校园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特点和难点,明确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强化和落实校门管控举措,明确进出人员防疫检查相关要求;强化技防设施建设,增加视频监控探头,覆盖校园周界盲区;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细化防疫检查工作流程;对各门岗进行规范化培训,把好人员和车辆进出校门关,做到一线防控不放松。 积极作为,消除安全隐患。为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控,及时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实行“疫情防控安全检查日报”制度,每日汇总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对能及时处置的立即解决,对不能解决的及时通报归口部门。在此期间,查处非常规方式进出校人员50余次,调处各类违反校园疫情防控政策的矛盾纠纷30余起,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00余处,汇总整理“疫情防控安全检查日报”30余期,做到隐患处置不疏漏。 齐心协力,保障校园秩序。3月14日以来,学校组织开展数轮全员和常态化核酸检测以及疫苗接种,保卫处承担仙林校区教学楼、体育馆
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率队走访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
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率队走访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
为进一步开源拓岗,深化校企合作,千方百计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5月23日,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率队走访了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唐泽荣,副总经理吴鹏、陈刚、王维、谢华、刘晓明等公司领导热情接待了刘书记、叶校长一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走访活动。 唐泽荣总经理对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一行赴公司指导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南京邮电大学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美誉,多年来为移动公司输送了一大批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将一如既往支持南邮发展,欢迎更多的南邮优秀学子加盟移动,共同为国家通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对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在学校办学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移动公司与南邮的合作联系源远流长,多年来,校企双方在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合作。诸多南邮校友活跃在中国移动各个岗位,用南邮人的智慧和汗水助力通信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全面服务国家信息化建设事业。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交流会上,陈刚副
我校杰出校友、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会见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
5月23日晚,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我校杰出校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赵厚麟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官方晚宴,会见各国领导人。与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兰德和巴勒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什提耶会见科特迪瓦总理阿希会见巴勒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什提耶接见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与卢森堡总理格扎维埃·贝泰尔
【疫情防控】教学运行:“智慧教育”推进高质量线上教学
为有效应对疫情发展,确保广大师生健康安全,教务处和研究生院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统一部署,精心谋划,提前布局,确保全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做好各项应急预案,确保灵活无缝调整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自建的各类国家级和省级优质在线资源,积极对接国内知名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优先保证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教学。制订本科毕业设计和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专项工作方案,帮助老师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开展学生指导,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 云端教学,师生共赴。依托各基层教学组织,充分调动全体教师主动性,积极发挥各类线上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作用,开展云端教学和线上指导。自3月16日全面转为线上教学以来,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智慧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近1500名教师开展线上直播或混合式授课,累计近2千门本科课程和200余门研究生课程开展了线上教学。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保证了2022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和2022年普通高校“专转本”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士兵职业综合考查工作等平
我校连续两年获评江苏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A等
我校连续两年获评江苏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A等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江苏高校2021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结果,我校获评A等,在全省17所省属博士研究生培养高校中位列第二名,这是我校连续两年获评江苏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A等。 江苏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由省教育厅组织,聚焦研究生培养的关键要素和重要环节,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科教产教融合育人、研究生学术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导师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其他重要工作等9个指标,对全省高校(包括部属和省属)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分专家评价和线上答辩交流评价两个阶段。 2021年,我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党建双创”引领基层建设,“红蓝融通”强化思政格局,构建红蓝融通育人模式,实施红色校史固本铸魂工程,构建“1131”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体系,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科教产教融合育人方面,实施“一技一企一平台”工程,构
【疫情防控】“三线”建设构筑师生心理防护网
我校从严从实抓紧抓细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心理防线,以“南京脑科医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院心理工作站-班级-宿舍”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轴,积极开展“三线”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落实责任人制度,规范危机干预流程,确保疫情期间广大师生身心健康。 升级心理健康教育线。积极参与“向阳携行,共创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苏行主题教育活动,将心理活动与生命教育、思政教育相结合。升级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线,以微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推送、线上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线下心理班会等方式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控技巧。开展“云中的对话”系列心理直播,涵盖爱情、人际、职业生涯、学业拖延等主题,总计点击逾万人次,相关话题在校园内形成多级传播。微信公众号推出“校园心理”漫谈和“心理学与生活”科普专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压实心理健康责任线。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和校园封闭管理的实际需求,开通24小时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值守,专职教师轮流值班,保证在疫情期间任何时候均有2-3名心理专职教师驻校守护。组织开展新进辅导员及各学院心理辅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5月2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全教授,应邀以线上方式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如何设计内生安全的网络架构》的学术报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我校200余名师生聆听报告。 于全院士为我校办学80周年送上真挚祝福。报告中,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网络架构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以安全属性作为网络构建设计的内生安全网络设计总体思路。在云原生网络方面,他提出可以采用名址分离、业务面与控制面分离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基础数据设施保护,在云数据安全方面,设计基于网络孪生的零信任架构实现对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在云服务安全方面,研究类生物免疫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服务系统。于院士还总结了云原生网络架构的基本特征,为未来网络架构设计指明了方向。 会后,于全院士与师生就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定制化网络靶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科研工作经验,解答研究过程中的疑问困惑。于全院士作学术报告会后交流讨论(撰稿:蒋钰玲、李梦娥 初审:鲍秉坤、戴修斌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报告人简介: 于全,中国工
我校获省智库考核评估优秀等次
5月20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2021年度省重点培育智库年度考评结果,我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名列前茅,获优秀等次。参加本次考核评估的省重点培育智库共17家,其中获优秀等次3家。 自2020年4月成立以来,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以“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 服务基层创新”为宗旨,始终紧扣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建设高端智库的战略部署,立足自身研究专长和团队学科优势,对标省重点高端智库,针对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开展系统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年来,研究院各类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17次,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群众》《新华日报》等党报党刊刊发理论文章11篇,出版相关学术专著4部,承担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委托课题22项,为实现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持。 研究院将紧紧围绕“将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建成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这一目标要求,着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壮大充实科研团队实力、努力打造特色智库品牌、创新构建合作研究机制,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撰稿:刘莉 初审:沙勇 编辑:王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