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English 电子邮件
首页
南邮概况
>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南邮精神 校标校训 南邮校史 南邮校歌 现任领导 视频展播 校园实景漫游 校园景色 校区地图
内设机构
>
党政群部门 教学机构 基层党的组织 科研机构 直属单位和其他 独立学院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学术刊物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信息公开
人才培养
>
本科 研究生 留学生 继续教育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智慧校园
通知通告
关闭
南邮要闻1
首页  南邮要闻1
  • 南邮要闻
  • 南邮要闻图片
    2022
    05.23
    【疫情防控】“三线”建设构筑师生心理防护网
      我校从严从实抓紧抓细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心理防线,以“南京脑科医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院心理工作站-班级-宿舍”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轴,积极开展“三线”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落实责任人制度,规范危机干预流程,确保疫情期间广大师生身心健康。  升级心理健康教育线。积极参与“向阳携行,共创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苏行主题教育活动,将心理活动与生命教育、思政教育相结合。升级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线,以微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推送、线上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线下心理班会等方式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控技巧。开展“云中的对话”系列心理直播,涵盖爱情、人际、职业生涯、学业拖延等主题,总计点击逾万人次,相关话题在校园内形成多级传播。微信公众号推出“校园心理”漫谈和“心理学与生活”科普专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压实心理健康责任线。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和校园封闭管理的实际需求,开通24小时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值守,专职教师轮流值班,保证在疫情期间任何时候均有2-3名心理专职教师驻校守护。组织开展新进辅导员及各学院心理辅
    2022
    05.21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5月2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全教授,应邀以线上方式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如何设计内生安全的网络架构》的学术报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我校200余名师生聆听报告。  于全院士为我校办学80周年送上真挚祝福。报告中,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网络架构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以安全属性作为网络构建设计的内生安全网络设计总体思路。在云原生网络方面,他提出可以采用名址分离、业务面与控制面分离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基础数据设施保护,在云数据安全方面,设计基于网络孪生的零信任架构实现对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在云服务安全方面,研究类生物免疫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服务系统。于院士还总结了云原生网络架构的基本特征,为未来网络架构设计指明了方向。  会后,于全院士与师生就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定制化网络靶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科研工作经验,解答研究过程中的疑问困惑。于全院士作学术报告会后交流讨论(撰稿:蒋钰玲、李梦娥 初审:鲍秉坤、戴修斌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报告人简介:  于全,中国工
    2022
    05.20
    我校获省智库考核评估优秀等次
      5月20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2021年度省重点培育智库年度考评结果,我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名列前茅,获优秀等次。参加本次考核评估的省重点培育智库共17家,其中获优秀等次3家。  自2020年4月成立以来,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以“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 服务基层创新”为宗旨,始终紧扣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建设高端智库的战略部署,立足自身研究专长和团队学科优势,对标省重点高端智库,针对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开展系统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年来,研究院各类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17次,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群众》《新华日报》等党报党刊刊发理论文章11篇,出版相关学术专著4部,承担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委托课题22项,为实现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持。  研究院将紧紧围绕“将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建成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这一目标要求,着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壮大充实科研团队实力、努力打造特色智库品牌、创新构建合作研究机制,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撰稿:刘莉 初审:沙勇 编辑:王存宏 
    2022
    05.20
    【疫情防控】绷紧防疫“政治弦”,筑牢物防“安全堤”
      我校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联系实际科学研判,将“人物同防”作为“外防输入”重要举措,在重视人防工作的同时,以进出学校物资的变量管控为着力点,全面加大物防工作力度,巩固完善学校“一盘棋”物防工作体系,从严从实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物防屏障。  统一思想认识,科学精准发力。紧盯疫情发展形势,深刻认识物防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明确将物防作为防疫工作重点,精准发力。把握高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进出学校物资为防控对象,系统梳理后勤、保卫、基建、资产经营、国资管理、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物防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校属各部门物防工作主体责任。从机关、学院选派11名优秀年轻干部和教师志愿者组成物防工作组,在进一步加大一线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推动各部门物防协同,完善横向联动机制,形成物防工作合力。  突出“三化”融合,完善运行机制。各司其职,工作流程标准化。物防工作部门围绕快递、专项物资、废弃物三大种类物,形成16项标准化工作流程。资产经营公司针对门面房物资接驳,定时间、设专区,派专人、定要求,规范接驳流程,形成货物在校门外消杀,供货商、经营户不接触接驳,全程专人监
    2022
    05.19
    学校举行新港高新园“引才工作站”揭牌仪式暨专场招聘会
    2022
    05.19
    学校举行新港高新园“引才工作站”揭牌仪式暨专场招聘会
      5月19日下午,新港高新园“引才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名校优生 启航智谷”专场招聘会在我校仙林校区举行。新港高新园管委会主任汤伟,我校党委书记刘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出席揭牌仪式。兴智科发公司总经理助理缪卫、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刘陈书记在致辞中指出:高校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发展也需要高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引才工作站”是新港高新园和南京邮电大学共建的招才引智工作服务机构,也是高新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宣传推介、人才交流、创新创业、产研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刘书记说,合作共建“引才工作站”,既是政府、企业和高校实现共赢互促的有效方式,又顺应了新时代国家对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学校始终坚持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服务,一直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相信双方将在“引才工作站”建设合作中继续携手并进,共创未来,为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汤伟主任对我校为新港高新园的发展所给予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高新园一直聚力建设“智谷职通车”线上招聘平台,链接高校、园区和企业三方资源,开展专场招聘、线上直播带岗、企业定制化人
    2022
    05.19
    【疫情防控】信息办:科技防疫出实招 暖心服务传温情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认真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秉持服务师生的宗旨,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从疫情防控体系搭建、网络安全防护、网络保障、用户服务等方面,为疫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  科技防疫,构建精准防控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梳理、数据技术处理等工作,为防控工作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升级智慧校园和数据中台,为校内各类身份人员提供信息化服务入口,完成全校人员数据清洗,实现严格的精准管控。定制开发健康打卡后台业务,实现二级单位的精细化管理。优化全场景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现多级部门分权管理,多端设备分类管理,应用于核酸检测工作中精准筛查应检未检人员,有效杜绝防控漏点。开发校园通行应用,升级“邮客行”及“邮你来办”小程序,保障符合防疫政策人员顺利通行。上线校内私有化部署的金数据应用,实现疫情防控数据采集自动化,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效的数据收集工具。  多措并举,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全面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职责,以保障业务为核心,扎实推进全校网络安全工作。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安全应对预案,增强学校及时应对安全风险能力。紧抓网络安全隐患排查和漏洞处置工作,及时堵塞安全漏洞,确保网站和信息
    2022
    05.17
    我校联合举办2022年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纪念大会暨“数字江苏与智慧生活”学术论坛
    2022
    05.17
    我校联合举办2022年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纪念大会暨“数字江苏与智慧生活”学术论坛
      5月16日下午,2022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纪念大会暨“数字江苏与智慧生活”学术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江苏省科协、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南京邮电大学指导,江苏省通信学会、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办,江苏电信、江苏移动、江苏联通、江苏铁塔、江苏通服、江苏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南邮科协协办。  江苏省通信学会理事长、江苏电信总经理董涛,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孙春雷,我校校长叶美兰,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许继金等出席大会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江苏省通信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鹏主持,来自政府部门、基础电信企业、科研院所等信息通信行业相关单位的120余名代表线下出席会议,此外,江苏13个地市设立分会场,近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同步参与大会。  国际电信联盟将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确定为“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技术”,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我校杰出校友、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的电信日致辞视频。  董涛总经理对出席大会的来宾表示欢迎,代表省通信学会向江苏信息通信业科技工作者取得的成绩表达赞许。他表示,本次大会以“数字江苏与智慧生活”为主
    2022
    05.17
    【疫情防控】导学思政:抗疫育人显大爱
      在疫情防控中,我校研究生导师将立德树人责任记在心头,扛在肩上,云端履职显大爱, “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生活”, 以匠心致传承,以笔墨育成长,以关怀暖人心。为研究生上好抗疫思政大课,引领学生胸怀大局、敢于担当、直面困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发出一封信,吹响抗疫“集结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研究生院及时发出《云端履职显大爱——致全校研究生导师的一封信》,广大导师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带头遵守防疫要求,传递抗疫正能量;履行育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入防疫志愿服务队伍,为研究生学习、科研保驾护航。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严嘉彬导师,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邹辉、章海锋、谌静、陆云清等导师,物联网学院张载龙、亓晋、许斌、崔衍、朱云霞等导师,计算机学院黄海平导师,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永贵导师等一大批研究生导师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无惧烈日风雨,每一轮核酸检测都有导师们坚守的身影。  说出三句话,人文关怀“不断线”。导师们通过电话、微信、QQ等多种方式与研究生保持联系,说“关心”的话,了解掌握研究生健康信息、核酸检测情况及生活状况,叮嘱做好自我防护,引导研究生不信谣、不传谣;说“知心
    2022
    05.16
    我校开展“法治为青春护航 守护学子共成长”青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
    2022
    05.16
    我校开展“法治为青春护航 守护学子共成长”青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根据省教育厅通知要求,学校于5月9日至15日,开展了以“法治为青春护航 守护学子共成长”为主题的青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近千名青年学生参与活动。  专题讲座树牢法治意识。5月12日,学校邀请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通过网络直播开展“普法云讲堂”讲座,学生线上观看学习。检察官以案说法,向学生们普及反有组织犯罪法、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识别犯罪、自我保护和预防犯罪的能力。  普法手册力促知行合一。学校法制办公室编制并发布《法律知识宣传手册(2022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对防治新冠肺炎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梳理并分享,并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剖析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行为及法律责任,引导学生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履行相应法律责任和义务,依法防疫抗疫。  多措并举确保全面覆盖。各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重点围绕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国家安全法、疫情防控、生命健康安全等相关法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
    2022
    05.16
    我校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成立暨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举行
    2022
    05.16
    我校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成立暨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举行
      5月14日,我校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成立仪式暨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举行。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校副校长汪联辉出席活动并致辞,社会与人口学院院、MSW教育中心负责人,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活动。  出席活动的专家有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马凤芝教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MSW教育中心主任顾东辉教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玉成教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办公室邹学银主任,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教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李振鑫副秘书长。  在成立仪式上,汪联辉副校长代表学校对社会工作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982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03/702 跳转到 
校友会 基金会 校董会 新闻网 相关链接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