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五金一银五铜 南邮学子在中国国际“ 互联网+”大赛再创辉煌
11月10日至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线上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继第七届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后,我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斩获金奖5项、银奖2项、铜奖4项,获金奖项目数再创新高,同时实现了四个突破:首次实现国际赛道荣获金奖,首次实现产业赛道荣获金奖,首次实现本科生团队荣获金奖,首次实现项目入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全省仅4项)。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统筹全校各相关学院制定详细备赛工作方案,针对项目选题、申报材料、项目路演、项目答辩等多个环节反复打磨。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等学校领导多次关心项目进展情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多次参加培训研讨和模拟路演,指导项目准备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为项目团队备赛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坚持和努力,历经校赛、省赛、国赛多个环节,我校参赛团队从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340万余个项目、1450余万人中突出重围,用优异的成绩再次擦亮“无创新、不南邮”的创新文化名片,为学校八十华诞
【八秩芳华】聚智纳贤育英才——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综述
新时代的十年,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四大发展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育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办学,自觉担负起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时代重任。 引育并举,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加强顶层设计,涵养一流人才“新生态”。学校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整体联动的良好格局。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高水平师资补充工程”“青年教师提升工程”“创新团队培育工程”四大工程。十年间,学校的人才政策因时而新,从“腾飞计划” 到“1311”人才培育制度,再到“华礼人才支持计划”,不断加速学校师资队伍“人才高原”“人才高峰”建设,形成领军人才、中坚力量、青年人才、后备力量四大梯队有序衔接的发展态势。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汪联辉教授带领由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实现了学校国家级创新团队零的突破。周亮教授带领团队在多媒体通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成长为国家级人才计
【奋进新征程】我校原创短剧《奔跑者》亮相2022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
11月中旬,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共同主办,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江苏大剧院、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联合会承办的“2022年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戏剧展演”拉开帷幕。11月16日,我校原创话剧《奔跑者》在江苏大剧院国际报告厅公演,30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演出。 原创话剧《奔跑者》是新一代南邮人牢记初心使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重要指示的生动写照,该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最高奖项一等奖、优秀创作奖,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特等奖、优秀创作奖;2021年5月,受邀赴成都城市音乐厅、江苏省大剧院演出,受到广泛好评。作品将我校的红色校史和学科特色相结合,从我校首任党委书记、老红军秦华礼“跟着党走”的长征故事讲起,讲述了主人公所代表的通信人以“舍我其谁”的奔跑精神,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让中国通信事业从跟着世界跑,到与世界并肩跑,再到全世界领跑的奋斗历程。剧本反复推敲,力求用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内容,使红色文化蕴含的人、物、事、魂与时代合拍,更好地用红色文化之魂滋养学生的情感和心灵,让学生深刻理解南邮沧桑厚重的办学历程和矢志报国的赤子之心。 本学期,为更好
我校与江苏大学举行交流座谈会
11月16日下午,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副校长全力一行来校交流座谈,座谈会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我校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出席座谈会,蒋国平副校长主持会议。 叶美兰校长代表学校欢迎颜晓红校长一行来访,感谢江苏大学长期以来对南邮办学事业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叶校长回顾了南邮的办学历程,阐述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优势与成果,重点介绍了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五位一体”大信息学科体系。叶校长希望两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沟通,优势互补,携手共担新使命,一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颜晓红校长感谢南邮对江苏大学建设发展的帮助和关心。他简要介绍了江苏大学的办学历史及学校事业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江苏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努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现代农业装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争取早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 我校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了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历程、思路与举措,以及学校学位点
我校圆满完成亚太电信组织(APT) 2022年线上国际培训任务
受亚太电信组织(APT)总部委托,在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的指导下, 我校于 11 月9日至15日承办APT 2022“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策略”国际培训,圆满完成培训任务。APT 选派了来自蒙古、阿富汗、孟加拉等12个国家的31名通信及信息主管部门学员参训。培训工作由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处组织实施,由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协办。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在线出席APT 2022培训开闭幕式并致辞,代表学校欢迎来自亚太各国的参训学员,简要介绍了南邮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国际化工作成果。她说,三十多年来,作为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基地之一,我校每年举办电信管理与技术培训,介绍科技发展前沿,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电信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希望参训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加强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培养建立深厚友谊;充分发挥校友作用,在建校80周年之际积极为南邮发展谏言献策并始终关注支持母校建设发展;推动合作共进,积极促进亚太国家与中国的理解和友谊,立足岗位,努力促进亚太地区通信领域科技成果的共享和电信事
【奋进新征程】我校学子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再获佳绩
?月?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公布2022年全国数模竞赛获奖名单,我校获得全国奖12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在全国参赛高校中,我校获全国奖的总数与中国人民大学等3所高校并列全国第一,我校获全国一、二等奖数量均位列江苏省第一。 今年我校有195支代表队参赛,除获得上述12项全国奖外,另获江苏赛区一等奖30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33项,获江苏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数量均位列江苏省第一。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2022年,中国及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606所院校、54257队(本科组49424队、专科组4833队)、超过16万人报名参赛。本科组共评出全国一等奖299项、二等奖1146项,全国本科组一等奖的获奖比例为0.605%、二等奖的获奖比例为2.319%。获国家级奖项名单序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获奖等级1朱奕辰周礼金叶叶军一等奖2张惟天周靖凯熊威闫庆伦一等奖3鲍杨锐黄兴王文琪闫庆伦一等奖4于宏伟龚臣昊钱诗源杨真真二等奖5柴仲尧郭宇豪赵云巧李燕二等奖6檀旭栋陈嘉楠赵一舟闫庆伦二等奖7封冠成胡钧
【奋进新征程】我校档案馆集体和个人分获表彰
11月14日,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我校档案馆荣获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档案馆馆长张洪波荣获优秀馆长、熊豆豆老师荣获优秀馆员。 会议开幕式宣读了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2018-2022年)档案编研成果评选结果、表彰2018-2022年江苏省高校档案馆(室)先进集体和优秀馆长、优秀馆员决定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开幕式还举行了新书《回眸与传承》——江苏高校档案里的故事发布会,我校熊豆豆老师所作《把一生献给党的邮电事业的老红军:秦华礼》一文入选。 大会举行了换届议程。大会先后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监事工作报告。听取了《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章程》修订说明并审议通过了新的《章程》。听取、审议和表决换届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及监事。我校档案馆馆长张洪波当选新一届理事。档案馆荣获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档案馆馆长荣获优秀馆长(撰稿:王丽萍 初审:张洪波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八秩芳华】擎旗铸魂共奋进——我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综述
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传承学校80年办学历程中凝结的红色血脉,发扬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下的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新时代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秉承优良传统,推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载春华秋实,书写时代华章。正值学校办学80周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学校取得的显著成就,我们无比自豪—— 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实现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连续两年获评江苏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崭新篇章。 举旗定向
我校与南京浦口区举行“浦芯精英”人才定制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11月14日上午,我校与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举行“浦芯精英”人才定制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启动“浦芯精英”研究生定制化培养工作。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裕桃,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浦口区委书记吴勇强,浦口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平,我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浦口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小平主持。 王国平区长在致辞中指出,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浦口区增长速度最快、工业占比最多、新引进项目集聚度最高、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本次政校企多方协同合作,引入南邮在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质资源,构建形成“政府组织倡导、企业按需主导、学校教育指导”的协作发展格局,持续强化资源整合、人才互通,加速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将为助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新高地提供强力支撑。 叶美兰校长在致辞中感谢省教育厅、工信厅、浦口区以及行业企业长期以来对南京邮电大学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她说,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成
我校在地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及监管工作研讨会作主题经验分享
11月11日,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地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及监管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北京、江苏、浙江、湖北、陕西五省(市)教育厅(教委)及地方高校相关领导出席此次会议。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宇锋受邀参会并作主题经验分享。 郭宇锋副校长以“教育评价‘破五唯’,师资队伍增活力——南京邮电大学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从职称文件修订背景和指导原则、职称改革探索与措施、职称改革实践与成效等三个方面,对我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经验分享,着力介绍以“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改革协同推进”为特征的“1+3+5”职称文件体系,切实分析职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重点突出我校职称制度改革在助推评价内容科学化、提升评价方式适切性、促进评价指标多样化三个维度的特色成效。 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持续探索开展多主体、多层面、多角度评价体系,擘画人才辈出、才尽其用的“破五唯”改革图景
【奋进新征程】我校团队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并当选“研电之星”
11月13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简称研电赛)总决赛落下帷幕,我校研究生“上电不冒烟”团队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当选“研电之星”。 研电赛旨在鼓励参赛研究生创新激扬青春智慧,实践点燃梦想未来,踔厉书写时代之志,奋发尽显使命担当。“研电之星”挑战赛,作为历届研电赛含金量最高的赛程环节之一,已经成为全国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展示团队风采,发挥创新能力,彰显使命担当的重要舞台。 2022年研电赛以“智汇青春,有梦当燃”为主题,报名队伍近6000支,参赛师生超过24000人。经层层选拔,全国20支团队脱颖而出,角逐“研电之星”。通过线上作品宣传视频展播、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我校研究生“上电不冒烟”团队与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1所高校的研究生团队成功晋级现场竞演。经专家提问、现场观众投票、近五届参赛师生线上投票、线上线下专家投票等环节,“上电不冒烟”团队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当选“研电之星”。 我校研究生“上电不冒烟”团队由肖建教
我校教授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主持“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对话
11月9日至11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名嘉宾参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中国观察团专家组成员、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网络与数据法学研究部主任、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主任、我校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王春晖教授参加峰会,主持“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对话。峰会期间,王教授担任“之江杯”数据分析与治理大赛专家委员会主席,主持“之江杯”数据分析与治理大赛启动仪式暨专家研讨会。(撰稿:王春晖 初审: 黄卫东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我校举办江苏高教学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2022年会暨“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重大课题研究推进会
11月9日,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导,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2022年会暨“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重大课题研究推进会在我校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陆岳新,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董林伟,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书生,江南大学教授陈明选,我校校长、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理事长叶美兰,南京晓庄学院校长、“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重大课题负责人张志华,以及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出席会议。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300余名师生在线参加会议。 丁晓昌会长代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对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将“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任务,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正在开启一场比工业革命发展速度更快、涉及面更广、颠覆性更强的社会变革,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人
【奋进新征程】我校1名同志荣获“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1月9日,应急管理部召开第六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对149个先进集体、195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校保卫处吴学政同志被授予“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称号。这是我校首次获此殊荣,是对我校多年以来党政领导抓实抓牢消防安全工作的肯定。在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紧密围绕学校中心任务,积极创建“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不断完善消防硬件设施,发挥学校学科优势,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加大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防控力度,努力推进校园智慧消防项目建设,提高学校火灾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坚决预防和遏制重大火灾事故发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全国119消防奖”是专门为热心消防公益事业的基层社会单位和个人设立的奖项,每两年一次,表彰在灭火应急救援、消防志愿服务、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消防科研和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旨在倡导形成“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全国消防工作领域面向社会的最高奖项。颁奖现场(撰稿:吴学政 初审:殷云林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