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人口与社会》获得省委宣传部优秀社科栏目资助
7月11日,省委宣传部下发2021—2022年度省优秀社科学术期刊、优秀社科栏目资助名单,我校《人口与社会》“老龄研究”栏目获评“省优秀社科栏目”,获得资助。 《人口与社会》“老龄研究”栏目聚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积极打造老龄研究学术平台。自栏目创设以来,已刊发百余篇高质量优秀学术论文,多篇文章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高被引、高下载论文,7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篇文章获得不同领域优秀成果奖。“老龄研究”栏目在人口学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已成为老龄研究学术展示和交流的知名平台。 人口老龄化将长期深刻影响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将在省委宣传部资助下,进一步做精做优“老龄研究”栏目,促进老龄研究深入开展,为国家人口战略的制定及其实施提供学术资源与政策咨询。(撰稿:江振振 初审:许和隆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我校辅导员赴复旦大学参加素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7月6日至11日,我校组织51位2022年1月以来新入职辅导员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复旦大学基地参加素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研修期间,全体参训辅导员认真学习“2020年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朱峰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复旦大学十佳本科生辅导员徐艺萍的《机遇与挑战下辅导员的四种气质》、复旦大学MOSS创始锡邱鹏团队李林阳博士的《CHATGPT带给人类的机遇与反思》、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裴增雨的《突发舆情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拥军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左超的《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与师德师风培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冯平的《哲学与人生》、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沈丁立的《中美战略博弈与台海形势解读》等理论课程,实地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在实践体验中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共融中体会党的初心与使命,在身临其境、备受感染中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信心。学习之余,辅导员还围绕“日常工作”“学风建设”“宿舍文化”等
我校与国网江苏电力签署能效服务合作协议
7月11日,在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到来之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江苏电力)联合我校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实践活动,双方签署能效服务合作协议。国网江苏电力副总经理吴争,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小舜出席签约仪式。 吴争副总经理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国网江苏电力的发展战略和助推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央企担当,表示国网江苏电力始终保持“争先领先率先”的发展态势,争当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助力绿色发展的表率,全力满足江苏教育对高质量能源服务的需求。他期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保障供电服务质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共建智慧能源场站、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南邮能效水平的全面提升,打造绿色高效用能的示范校园。 姜小舜总会计师致辞。她充分肯定国网江苏电力勇担绿色发展责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简要介绍了我校发展概况和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下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代表学校感谢国网江苏电力一直以来对我校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希望国网江苏电力继续支持我校用电办电需求,利用核心技术储备和工程实践经验优势,助力我校提升校园能源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她
王友国副校长率队赴湘潭大学调研交流
7月10-11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友国率队赴湘潭大学调研交流。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黄云清,湘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葛飞热情接待了王友国副校长一行。我校人事处、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期间,王友国副校长一行到访了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学院相关负责人就博士点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党建等方面介绍了主要做法、特色和经验。王友国副校长表示,湘潭大学在学科建设、党建、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许多亮点和成效,值得我校学习和借鉴,希望今后双方能够进行更深入交流与合作。 此次调研交流活动不仅为我校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博士点建设等方面打开了思路,还为与兄弟高校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王友国副校长率队赴湘潭大学调研交流(撰稿:尹志丽 摄影:周佳聆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蒋国平副校长带队参加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学习班并作主题报告
7月10日,第五期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学习班在无锡开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我校蒋国平副校长带队参会并受邀作报告。 蒋国平副校长在学习班上作题为《一流引领 强基鼎新 奋力推进大信息学科特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他从学科建设新时代新要求、学科建设新作为新举措和学科建设新成效新贡献三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学科建设各方面的经验做法和举措,展示了学校学科建设的成果与研究生培养中取得的突出成效。 省内40余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校领导、学科和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学习班。我校研究生院、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导师代表等参加学习。蒋国平副校长作报告蒋国平副校长带队参加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学习班(撰稿:孔媛媛 初审:李飞、刘芫健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主题教育】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这是江苏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江苏工作的高度重视、巨大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刘陈:当前,全校上下正持续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历次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在追根溯源中厘清脉络,在融会贯通中把握要义。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促干”的最新指示,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要求上来,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持续推动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奋力建设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为建设“数字江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南邮力量。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紫金山实验室和南瑞集团调研,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作出重要指示,
【奋进新征程】我校荣获8项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
7月8日,学校接到省政府发布的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文件。我校8个项目荣获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主持完成3项、参与完成5项。以我校岳东教授领衔的项目团队继2020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之后,三年后再获一等奖。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是省科技领域的重磅奖项,是检验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试金石”。据悉,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2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85项、三等奖162项。长期以来,我校围绕“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五位一体的学科链,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学校未来“十大科技攻关”计划,落实“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产出了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 今后我校将持续推进以科技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培育模式,深入优化报奖全过程跟踪服务,聚力提升标志性成果科技奖的申报质量,不断推动我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发展和突破。南京邮电大学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获奖等次主要完成人1柔性直流互联配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南京邮电大学,国网江苏省
【奋进新征程】我校入选第二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7月7日,省教育厅发布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创建学校遴选结果,经自主申报、专家组初评、终评答辩等环节,我校申报的“中华龙狮舞”传承项目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入选第二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这是我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取得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取得丰硕的成果。中华龙狮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我校自2009年开展中华龙狮舞项目传承建设工作,通过教、演、创、传、健五大实践环节,逐步形成了教育专业化、体美一体化、技术创新化、传播国际化、健身多彩化的文化传承体系,使中华龙狮舞文化得到普及、传承和创新发展。传承项目曾入选江苏省一流课程,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国家级龙狮赛事冠军金奖等荣誉。 此次获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是对学校传承与发展中华龙狮舞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充分认可。我
【主题教育】我校组织召开校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
7月7日下午,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我校组织召开校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校党委书记刘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京邮电大学监察专员李子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小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宇锋,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友国,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会。省委第十七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副书记俞安平,指导组成员、省人社厅机关党委副书记鞠伟到会指导,校党委书记刘陈主持交流会。 交流会上,校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各自的调研课题,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科教人才支撑》《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服务江苏教育强省建设——全面提高研究生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基础》《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
蒋国平副校长带队参加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7月4日—6日,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在武汉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作视频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湖北省副省长邵新宇出席大会开幕式,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带队参加大会。 蒋国平副校长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分论坛作题为《创新引领视域下信息领域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南邮实践》的主题报告。他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思考和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实践三方面介绍了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各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果,推广南邮经验,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南邮智慧与力量。 大会期间,蒋国平副校长作为高校代表出席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专场对接活动并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南邮在网络空间安全、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智能制造等研究领域与武汉临空港区的主导产业不谋而合,希望企业代表能够深入了解我们学生,期待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把产学研融合推向更高的高度。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飞、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主任刘芫健分别在“深化产
【奋进新征程】我校荣获“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称号
7月6日,接省教育厅、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联合发布的2022年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单位名单的文件,我校荣获“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称号。 长期以来,我校将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2021年,我校全面启动“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创建工作,对照创建考评指标体系,进一步夯实安防基础工程,大力推动安全责任落实、规范制度设计、安全秩序管控、安防设施建设、风险隐患治理、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提质增效,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控体系。与此同时,我校推出多个创新工作举措,从联防联动机制、安全文化建设、教育平台研发等方面助力平安创建取得新突破,安全稳定工作成效显著并获得多项表彰奖励。本轮评建包含材料申报、专家初审、现场考核、综合评议等环节,该项荣誉的取得是对我校安全稳定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 我校将以继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提升校园综合治理水平,持续完善安全工作的制度体系、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不断提高校园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需求,以更高水平安全护航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撰稿:黄龙 初审:殷云林 编辑:王存宏 审
我校举办高校财务(资产)工作专题报告会
7月4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财务与资产管理处处长周亚君应邀来校作专题报告,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小舜主持报告会。学校预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采购招标管理办公室、审计处、资产经营公司全体人员,全校综合事务联系人在中天报告厅参加报告会。 周亚君作题为“如何以财务(资产)的高质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围绕“深刻领会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要求”“清醒认识新问题”“抢抓机遇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方面展开阐述。她指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预算与绩效管理,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财务制度科学性和执行力,重视财会队伍建设;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的理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与预算管理相匹配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严控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环节。她充分肯定我校高质量综合考核获得的成绩,“南邮近三年综合考核各项财务指标均位居省属高水平大学前列,连续两年获得省绩效综合奖补资金。希望学校再接再厉,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财务和资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姜小舜总会计师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高校财务
【奋进新征程】我校教师获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大赛个人全能一等奖
7月3日,省教育厅发布第二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大赛获奖结果,我校传媒与艺术学院教师董燕娜获公共艺术教育组三项综合个人全能一等奖。 本次活动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苏州大学协办的省级艺术类、专业性、高级别教学竞赛,由教学展示(微课)、专业技能展示、审美和人文素养三部分构成,旨在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导艺术教师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的美育教师。来自全省103所高校的368名艺术教师参加比赛,其中公共艺术组覆盖全类别,竞争激烈。 我校一直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推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备赛中,传媒与艺术学院和团委(文化艺术中心)精心组织,开展了多场线上线下研讨会,对教师授课风格、教学方法等进行精心打磨。比赛展示了我校艺术教师深厚、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进一步提升了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撰稿:杨燕妮 初审:沈媛媛、李大伟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主题教育】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报告会
根据校党委主题教育相关工作部署,7月3日上午,我校在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报告会,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副厅级干部霍越忠同志作专题报告。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各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刘陈主持报告会。 霍越忠同志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为题,围绕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深刻认识新时代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新论述新部署新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报告视野开阔、内容详实、分析透彻、精彩生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为学校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筑牢校园国家安全防线作出了具体指导。 刘陈书记就做好意识形态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凝聚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实践者、忠实捍卫者。二是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在“压实责任”上下功夫,增强工作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