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一等奖
9月6日,202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总决赛结果正式发布,我校参赛团队获本科生组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6项和研究生组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这是我校历年来获奖数最多的一次。 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是全国影响最大的统计学科两大竞赛之一,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从2009年第一届举办以来,每两年一届,本届大赛的主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统计测度”。大赛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组队。自3月开赛以来,全国28个赛区、514所院校,共5760支队伍参赛,经过论文提交、校内选拔、省赛答辩等环节,599支队伍入围全国赛,并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0支,其中本科生组40支,研究生组20支;二等奖122支,其中本科生组81支,研究生组41支;三等奖408支,其中本科生组266支,研究生组142支。 本次统计建模大赛展现了我校学子严谨务实、积极进取的良好风貌,增强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2022(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统计
我校举办新任研究生导师培训班
为帮助新任研究生导师树立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意识,明确导师职责,提高研究生教育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9月7日,我校在仙林校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办2022年新任研究生导师培训班。全体2021-2022学年新任研究生导师参加培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教授出席开班式并作主题报告。 蒋国平副校长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导师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切实把好师德关、做研究生的引路人,把好能力关、做研究生的好榜样,把好质量关、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主题报告中,蒋国平副校长从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掌握研究生生源特点和思想状况、明确认识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等方面,要求导师认真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成为研究生的良师益友,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次培训班特邀全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
我校杰出校友、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会见外国政要 参加国际会议
9月1日,我校杰出校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在印尼参加G20数字经济部长会议。我校杰出校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参加国际会议(编辑:王存宏 初审:盛利 审核:张丰)
我校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数和经费数创历史新高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校获批102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3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3项),获批直接经费4653万元。我校集中接收申请获批项目数首次突破百项,获批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着重加强国自基金的动员、组织、申报。2021年下半年,提前半年启动国自基金申报工作,全校上下齐动员,全面梳理基金申报人员,每半月跟踪摸底各学院申报推进情况,并对每个申请书进行跟踪建档管理。国自基金申报工作启动后,督促各学院积极做好基金选题工作,指导教师完成申请书撰写,并分层次、分学科、多轮次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申请书指导,全面提升申请书质量。 学校将继续扎实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动员、组织、申报和管理工作,全面总结经验,深度挖掘潜力,广泛拓展渠道,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实力,争取再创佳绩。(撰稿:许善琪、毛献峰 初审:宋福明、邹玉龙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我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我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教育部2022年首次面向全国高校建设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校高度重视申报工作,校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牵头组织包括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科研院(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产学研合作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与各学院(部)广泛参与,多次召开研讨会,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凝炼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学校红色基因中的首创精神、求变精神和革新精神有机融入创新创业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进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学校将以本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
南京市市长夏心旻一行调研学校大学生创业园
9月2日下午,南京市市长夏心旻调研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等陪同调研。 汪联辉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夏市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市领导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汇报学校为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围绕学校一流学科特色优势,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学校相关部门汇报了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情况等工作。 夏心旻市长了解园区建设发展、成果孵化等情况,他鼓励大学生创业团队用好支持政策,早日实现项目落地孵化;希望园区坚持以物联网为特色,发挥学科资源优势,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帮助更多高校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参加调研。南京市市长夏心旻一行调研学校大学生创业园(撰稿:姚飞 初审:朱金龙 编辑:王存宏 审核:谢平)
我校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报告会
9月1日下午,学校在仙林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报告会,邀请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理事长、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刘德海研究员作专题学习报告。校领导、中层正职、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主会场参加学习,中层副职、各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师生在各分会场通过视频直播同步学习。校党委书记刘陈主持学习报告会。 刘德海研究员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他围绕“怎样读懂第四卷”,从六个方面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进行了系统解读,一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去学习去领悟,把握其时代性和时代意义;二要提高政治站位去学习去领悟,把握其政治性和政治意义;三要深化理性思考去学习去领悟,把握其理论内涵和理论意义;四要带着实践观点去学习去领悟,把握其实践品格和实
我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柔性电子”现场考察会
8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柔性电子”基础科学中心现场考察会在南京工业大学举行。基金委信息学部主任郝跃院士、常务副主任刘克、副主任何杰,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副校长何国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副校长邢卫红、郭万牛,我校校长叶美兰、副校长汪联辉,参研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课题组骨干等出席会议。现场考察组由张跃院士、于全院士、刘明院士、刘云圻院士、罗先刚院士等12位专家组成。考察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主持考察会。 郝跃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柔性电子基础科学中心的设立,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促进科技交叉融合,发挥科学家群体优势,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攻克世界级的科技难题,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原始创新高地。围绕柔性电子的三个核心方向,建议三家参研单位各有侧重、交叉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攻克关键科学问题,取得原始创新性突破、孕育颠覆性技术。希望柔性电子基础科学中心,做到“柔性不柔”,形成硬核技术,探索支撑柔性电子未来产业发展,建成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标杆。 叶美兰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柔性电子基础科学中心瞄准世界科学前沿超前部署,依靠
我校获评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和 “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第三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评选结果,我校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赵强教授领衔的“智能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生导师团队获评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海涛教授获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 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每两年评选一次。自2018年首届评选以来,我校先后有1名导师获“十佳研究生导师”,2名导师获“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1个团队获“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团队获“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名奖。 我校一贯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导师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于今年四月份组织开展第二届南京邮电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评选,赵海涛等7名导师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智能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生导师团队等4个导师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导师团队。 “智能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生导师团队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以攻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卡脖子”
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率队赴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调研交流
8月3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率队赴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调研交流。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涛,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秦健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了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一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活动。 董涛书记围绕“红色精神铸就百年电信、勇当地方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云改数转推动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江苏公司的概况,聚焦“领先的网络和安全能力、领先的云和算力能力、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成长的新兴业务”四个领域介绍了企业的先进能力。他表示,南邮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信息英才。在江苏电信公司,南邮毕业生专业扎实、工作务实、做人踏实,为公司的发展奉献智慧与才干,其中不少人已经成长为公司发展的“脊梁柱”。董书记期望更多的南邮人加入中国电信江苏公司,也希望校企双方在关键技术革新、科研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通力合作,打造成产学研合作样板,共同为江苏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刘陈书记、叶美兰校长代表学校感谢江苏电信长期以来对我校的支持,介绍了学校“战火生根-革故鼎新-勇立潮头-继往开来-
我校联合承办2022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
8月28-29日,2022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物联网学报、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通信学会、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中科水研(江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贲德、柴天佑,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培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工程院于全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王金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姚富强,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无锡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理事长徐一平,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文军,南
刘陈书记检查改造出新工程
8月29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刘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宇锋带队实地检查仙林校区改造出新的梅苑学生宿舍、南一食堂、南三食堂,了解工作落实和疫情防控情况。 梅苑学生宿舍改造出新是学校暑期重点推进工程之一,刘陈书记深入到各楼层,检查宿舍的设施安全、用具配备、环境卫生,叮嘱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宿舍使用前的各项检查,“要每个房间逐一过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学生提供安全、整洁、舒适、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改造升级后的南一食堂一楼、南三食堂二楼干净明亮,焕然一新。刘书记详细了解食堂水电气改造、就餐区域设置、窗口经营内容、饭菜品种与价格、餐具消毒等方面的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刘书记强调,后勤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做好高质量餐饮保障,要优化服务方式,丰富花色品种,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 刘书记感谢一线工作人员在高温和疫情的双重考验中,坚守岗位、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刘书记也勉励大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作,持续优化师生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学生工
我校联合承办2022全国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
8月27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联合承办的“2022年全国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我校党委书记刘陈,我校物联网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委员朱洪波以及来自全国通信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产学研各界代表300余人出席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宏科远程参加了会议,线上参会人次近4万。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电子学会王天虹副秘书长主持。大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大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我校党委书记刘陈分别为大会致辞。 陈英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国电子学会成立60周年,学会始终以开放合作的姿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工作。在当前复杂的国际
栖霞区委书记戴华杰检查指导我校疫情防控工作
8月29日上午,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华杰,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潘志宏一行来我校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我校党委书记刘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郭宇锋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 戴华杰书记视察了仙林校区校园入口疫情防控工作,了解我校秋季学期学生到校报到方案、疫情防控措施等情况。校领导对戴华杰书记一行的关心指导表示感谢,并详细汇报了学生返校前的准备工作、到校当日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人员入校后相关管理措施与制度等情况。 戴书记充分肯定了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希望进一步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校地联动、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共同守护好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校领导表示,学校将严格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在属地疾控部门的直接指导下,持续规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戴华杰书记视察仙林校区疫情防控工作(图文:毕莹莹 初审:孙秀成 编辑:王存宏 审核: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