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4月18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仙林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主持学习会。 学习会上,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京邮电大学监察专员李子全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部分中心组成员作重点发言交流。 李子全书记以“认真学习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为题谈了三点学习心得。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开展主题教育的政治自觉。必须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关于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在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上下功夫,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聚焦目标任务,落实开展主题教育的任务要求。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和“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根本任务,着力在学用结合、深化转化上下功夫,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大兴调查研究
我校举行方滨兴院士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暨颁奖典礼
4月16日上午,方滨兴院士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暨颁奖典礼在我校仙林校区中兴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誉主任、我校特聘博士生导师方滨兴院士,方滨兴院士实验班研讨厅的贾焰教授、林学民教授、张彦春教授、周晓方教授、田志宏教授、王乐教授、鲁辉教授、姜誉教授、李默涵教授、刘亚萍教授和刘园教授等11位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出席活动。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全体院领导,方滨兴院士实验班师生代表以及方滨兴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方滨兴院士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深耕不辍、硕果累累,亦不忘奖掖后学、培育青年人才,在全国多所大学创办了方滨兴院士实验班(以下简称“方班”),并设立方滨兴院士奖学金,对立志在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学生进行亲授、培养和激励。南京邮电大学方班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经有60余名学生接受了“开阔眼界、触摸前沿”的方班教育,创新和思辨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 活动现场,方滨兴院士和肖甫副校长签署捐赠协议,肖甫副校长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方滨兴院士的捐赠。孙力娟
图书馆、档案馆党总支举办“‘习语金句’大家写”主题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构建书香校园,4月16日下午,图书馆、档案馆党总支在仙林校区举办“‘习语金句’大家写”主题活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图书馆、档案馆等部门以及部分学院负责人,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领导,我校教职工、南邮小学生,上百位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共沐墨香,书写近百幅作品,共飨思想引领与文化传承的盛宴。 南邮书画协会老师首先现场书写示范,随后书法爱好者们纷纷现场挥毫,开始撰写。84岁的退休教师朱祖高早早来到现场,他写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并对围在身边的青年学子说道:“‘习语金句’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博大精深、寓意深邃、生动传神,希望年轻人有理想、有信念,争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2级信息安全专业吴金桂同学说,老师撰写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作品非常契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深感重任在肩。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朱永刚校长表示,“本次活动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一次实践探索,大手牵小手,让学生们在书写
【奋进新征程】我校荣获三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4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2022年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发布了一批新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试点单位。我校继2019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后,再次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单位),我校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我校谢世朋教授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 本次大会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为主题,以政策解读、主旨演讲、案例分析、交流互动等形式,探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堵点、对策及新思路、新途径,是全国产学研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总结、表彰、引领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大会。 200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经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设立,这是产学研合作第一个全国性奖项。2022年度共产生836个获奖单位和个人,其中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10位,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73个,产学研合作促进奖119个,产学研工匠精神奖37位,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97项。我校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我校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我校谢世朋教授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撰稿:
芜湖南陵2023年高校宣讲招聘活动在我校举办
4月14日下午,“聚集第一资源 携手筑梦春谷”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高校宣讲招聘活动在我校举办。活动由中共南陵县委、南陵县人民政府和我校主办,南陵县委组织部、我校招生就业处、现代邮政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等单位联合承办。南陵县委书记李新宇,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旸,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友国和3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王友国副校长在致辞中向南陵县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表示学校愿意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助推南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新宇书记介绍了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南陵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驱动,出台“筑梦春谷”人才发展计划,成立县人才发展集团,热忱期盼同学们选择南陵、奋斗南陵、创业南陵。 李新宇书记和王友国副校长共同为“南陵县高校人才工作站”和“南邮-南陵快递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南陵与南京邮电大学的校地合作与校地共赢开启了新篇章。活动上,宣传视频展示了南陵县山清水秀的城市形象。招聘现场设人才需求咨询台和简历投递区,南陵县邮政业发展中心、大数据中心、中科微至、顺荣汽车等26家企事业
【奋进新征程】我校荣获“全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优秀范例”一等奖和“首批全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示范案例”
4月14日, 2022-2023年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年会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校质量保障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会议表彰了高校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质量文化建设方面成绩突出的典型示范案例。我校质量保障案例《“学为中心 基于文化 六措并举”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从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在全国“不同类型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优秀范例选树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质量文化建设案例《南邮“学为中心,一体两翼”质量文化建设》在“全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示范案例选树活动”中入选“首批全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示范案例”。 本次选树按照一流建设高校、学术型高校、应用型高校、新建(职业)本科院校、民办(中外合作)高校和职业院校等5种类型分类评选,共评选出本科类全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优秀范例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23项和提名奖18项;全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示范案例16项。 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支持下, 于2019年6月正式成立的全国性、学术型社会团体。2022-2023年大会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校质量保障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专家报告、分组交流、分
【主题教育】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
4月14日下午,我校在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省委第十七巡回指导组组长、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浦玉忠到会指导并讲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代表学校党委作动员讲话。指导组副组长、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副书记俞安平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京邮电大学监察专员李子全主持会议。 浦玉忠组长指出,学校党委对开展主题教育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研究、积极部署推动,同时对学校落实好主题教育各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目标要求,坚决把中央及省委部署落到实处。要牢牢把握总要求,紧紧锚定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具体目标,切实扛起政治责任,高质量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二是扎实抓好重点措施,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学习要深学笃行,调查研究要扎实深入,推动发展要敢为善为,检视整改要真查实改,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三是坚持严实作风,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领导要带头示范,要坚持开门搞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发扬求真务实作风,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切实把开展主题教育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好。他表示,开展
我校举行首届“研究生学术创新嘉年华”启动仪式暨研究生表彰大会
4月13日下午,我校首届“研究生学术创新嘉年华”启动仪式暨研究生表彰大会在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蒋国平副校长指出,四月是南邮的校庆月,值此学校办学八十一周年之际,举办首届“研究生学术创新嘉年华”暨研究生表彰大会对进一步激发我校研究生科研创新热情、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学术创新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他强调,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他鼓励研究生同学在通往梦想的路途上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勇于尝试、持续学习、始终坚守科学精神,践行使命担当。他希望全校研究生同学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国之大者”,做有使命的创新研究者;涵养科学精神,追求“至真至善”,做有梦想的创新研究者;要练就过硬本领,争做“一流学问”,做有建树的创新研究者。 大会对2023年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研究生党员标兵”、研究生“德育之星”、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最美研究生工作室”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 会上,
【奋进新征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次入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核心期刊目录,这是学报社科版办刊工作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是期刊的四大评价体系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每四年组织一次,以吸引力(Attractive Power)、管理力(Management Power)和影响力(Impact Power)三个维度为基准对学术期刊进行全面评价。在本轮评价中,共有379种高校综合性学报入选,包括顶级期刊1种、权威期刊5种、核心期刊104种、扩展期刊104种、入库期刊165种,《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位列核心期刊方阵。 近年来,学报社科版锚定信息文科特色,努力促进刊物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加大优质学术成果的约稿和筛选力度、优化栏目、改进审稿编辑流程,刊物各项指标稳步提高,刊物声誉和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撰稿:张秀宁 初审:许和隆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来校交流座谈
4月13日下午,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双方在仙林校区甘霖榭举行座谈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国平,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小舜出席座谈会。 蒋国平副校长对施卫东校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南通大学一直以来对南邮事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回顾了我校的办学历程,重点阐述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成果,希望两校增进合作,搭建互学桥梁,在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加强沟通,共同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施卫东校长感谢南邮对南通大学建设发展的帮助与支持,认为南邮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他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介绍了南通大学基本情况,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围绕学校办学中的难题和困惑,两校加深了解、互通有无、彼此合作,奋力谱写新时期大学改革发展新篇章。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科技创新、校地互动与融合发展、产学研合作、财务管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交流。 座谈会前,施卫东校长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通信展览馆和邮政馆。 南通大学校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服务地方工作处、财务处、发展规
我校举办首届集成电路EDA课程思政研讨会
4月11日下午,我校第一届集成电路EDA课程思政研讨会在仙林校区中兴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由我校和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主办,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承办。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宇锋,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主任时龙兴出席研讨会,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和企业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孙力娟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是当下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位于集成电路产业链最上游,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瓶颈。她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校要将思政元素融入集成电路EDA专业核心课程,着力培养为民族EDA事业矢志奋斗的高素质人才。 在专题报告环节,李永涛教授介绍了我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方面的工作,认为教师认真对待课堂、对待学生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基础,强调要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做到知识点和思政点对接,通过与案例结合实现自然融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游海龙教授分享了EDA竞赛的实践感悟和郝跃
【奋进新征程】我校位列2012-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排行榜第12名
4月8日,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举行,会上首次发布《全国普通高校创新创业类竞赛研究报告》。我校在2012-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2名,江苏省属高校第1名。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一赛一院”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近三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0项,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擦亮“无创新 不南邮”的名片,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更多南邮力量。(撰稿:贺超凯 初审:张徐、沈建华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奋进新征程】我校11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4月11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新增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线下一流课程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截至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在省属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排名第二。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行动。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核心地位,打造国家-省-校三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体系,大力推动本科课程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学校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力度,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课程,提高教育教学和教学改革研究水平,持续提升学校自主人才培养质量。(撰稿:王光辉、郭盛 初审:刘胜利、沈清明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来校交流座谈
4月11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一行来校交流座谈,座谈会在仙林校区甘霖榭举行,我校校长叶美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出席座谈会,国际合作交流处、波特兰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叶美兰校长主持。 叶美兰校长对青平副校长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华中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对南邮办学事业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叶校长介绍了南邮的办学历程,阐述了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与成果。她表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希望两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深入探讨,互学互促,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教育教学质量。 青平副校长感谢南邮对华中农业大学建设发展的帮助与关心。他简要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基本概况。她说,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是江苏省首个具有本、硕、博多层次招生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上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希望两校加强合作,共同提升国际合作交流层次。 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方宗祥从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学生交流国际化、科研平台国际化、学校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汇报了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座谈会上,双方就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