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网】“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高校专题培训班学员南邮聆听大咖研讨
人工智能、5G与通信、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带来什么样的技术挑战和研究难题?什么样的战略思路可以应对这些挑战和难题,让物联网的应用和产业能加倍地大放异彩?5月11日,南京邮电大学举行“2018年智能通信与物联网战略研讨会”。作为2018全国科技周第三十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南京市领导干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高校专题培训班的131名处以上学员聆听了业内大咖们的研讨。据介绍,5G、人工智能是当前的热点。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之后的延伸。“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说,中国5G做得不错,首先是为前期的标准化做了很多贡献,包括体系构架、专利数等;其次是在很多城市做了相关的研发试验,对于整个产业链准备地也比较充分,走在了世界前列。不过,他强调,“5G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是个过程,现在做得好,不代表将来做得好,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比如供应链对外依存度比较大等,“如何控制供应链的风险,是个问题。”据介绍,我市位于江宁的5G网络正在建设,应该很快就能投入应用,届时网速比现在将提高1000倍左右,给用户带来全新各种体验,3D、虚拟现实、激光全息
【江苏教育频道】王永进:做光电子芯片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凤凰网】2018年智能通信与物联网战略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为庆祝第50届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促进物联网与智能通信协同发展。由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主办的2018年智能通信与物联网战略研讨会在5月10日开启。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张英海主持了会议,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汪联辉教授就学校在物联网方面的发展作了发言。汪联辉表示,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作为国际电信联盟(ITU)首个学术成员单位,始终将“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与学校的事业发展相结合。学校长期以来秉承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以电子信息技术为特色和引领,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四大战略,基本形成了“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信息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近年来学校在内涵建设发展工作中取得一定的进步,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四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瑞萨杯”;国家级奖项、国家级平台、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不断突破,承办诸如ITU万花筒学术会议等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实施特色化校地协同创新合作战略,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学校综合实力进入各主要大学排行榜的百强行列等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滑
【新浪江苏】4G改变生活 5G改变社会 高校专题培训班学员走进南邮
人工智能、5G与通信、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带来什么样的技术挑战和研究难题?什么样的战略思路可以应对这些挑战和难题,让物联网的应用和产业能加倍地大放异彩?昨天,南京邮电大学举行“2018年智能通信与物联网战略研讨会”,作为2018全国科技周第三十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之一,南京市领导干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高校专题培训班的131名处以上学员聆听了业内大咖们的研讨。5G、人工智能是当前的热点。“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说,中国5G做得不错,首先是为前期的标准化做了很多贡献,包括体系构架、专利数等;其次是在很多城市做了相关的研发试验,对于整个产业链准备得也比较充分,走在了世界前列。不过,他强调,“5G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是个过程,现在做得好,不代表将来做得好,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比如供应链对外依存度比较大等,“如何控制供应链的风险,是个问题。”“5G、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又一批重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正在颠覆现有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汪联辉教
【南京日报】“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科技日报】头版:我首创收发两用紫外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
【江苏教育频道】无人驾驶 人工智能 5G将带来全新生活方式
【中国科技网】我国首创收发两用紫外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南京5月8日电(记者张晔通讯员张前)在一块芯片上不仅能发出光,还能同时接收光,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记者5月8日从南京邮电大学获悉,该校王永进教授发现了量子阱二极管发光和探测共存的物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多种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为世界性首创。该研究进展已被最新一期的《今日半导体》专题报道。“同质集成”是业界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光发射、传输、调制和接收器件等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没有人将它们联系起来研发。例如,未来如果能将光纤探头和光源集成在一起,患者做胃镜检查时的痛苦将会大大减轻。在实验中,王永进发现量子阱二极管发光谱和探测响应谱出现重叠区。“这说明量子阱二极管器件可以同时作为发光和探测器件使用,具有同时发射、接收的“收发双工”特性。光电探测的新物理本质和特性——‘量子阱二极管光发射和光探测共存’的物理现象被我们首次发现。”根据这一发现,王永进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全双工可见光通信芯片、光互联芯片、类脑芯片、物联网芯片等不同种类的芯片,证明“量子阱二极管光发射和光探测共存”的物理现象的普遍存在,回应了学术界的质疑。此次,王永进与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天野浩教授共同
【交汇点】征兵宣传走进南京邮电大学等9所高校
交汇点讯携笔从戎,矢志报国。5月3日,南京市鼓楼区人武部开展的“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宣传月”活动走进南京邮电大学。在咨询会现场,鼓楼区人武部的工作人员向大学生们详细解读相关政策,欢迎有文化、有素养、能吃苦、勇担当的大学生们进军营,磨砺自身,奉献祖国。现场的现场展板上,将大学生从军入伍的主要优惠政策写得明了:可以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土研究生招生计划;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土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就业方面,毕业生士兵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还可参加定向事业单位招聘。近年来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南京邮电大学通过征兵工作宣传月、征兵工作政策咨询周以及征兵宣传进军训等征兵主题活动,宣讲大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还邀请江苏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来校开展国防教育专场报告会,提升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积极性。2017年,南邮共有17名学子从学校光荣入伍,另有6人从家乡参军入伍。近年来,南邮累计输送大学生士兵150余人。南邮连续两年大学生征兵数量位列鼓楼区挂钩高校
【新华网】南京邮电大学“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研究已处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王永进教授与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天野浩教授合作,基于硅衬底氮化物晶圆,首次获得了直径0.8mm、2μm厚的可转移近紫外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该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的《今日半导体》(SemiconductorToday)被专题报道。“同质集成”是业界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光发射、传输、调制和接收器件等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很难将它们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2015年11月,王永进团队制备了世界上首款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将可见光的发射、传输、调制和接收功能分区域做在同一个芯片上。王永进介绍说,胃镜检查时,医生会将一个光纤探头和一个光源同时放入患者胃中,有了“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可以将探头和光源放在一个芯片上。患者的痛苦将会减轻。2016年2月,王永进在实验中发现,量子阱二极管的光发射谱和探测响应谱存在重叠区。电子注入量子阱二极管产生的高能光子,亦能被吸收激发出电子空穴对生成光电流,量子阱二极管光发射和探测共存的物理现象被首次发现,为“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获得了理论支撑。2016年3月,王永进团队成功研发全双工可见光通信芯片,解决了通信领域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未来,手机里仅
【江苏教育频道】“坚果先生”公益助力 弘扬传统保护非遗
【江苏教育频道】高校师生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
【新华日报】图片新闻
【江苏教育报】从“芯”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