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发展规划研讨会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专家王金龙到会指导,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副校长周亮出席会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骨干教授,科学技术处、人事处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肖甫副校长致欢迎辞,感谢王金龙院士莅校指导工作。他表示,国家级科研平台在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中起引领性作用,是国家战略科研力量,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力量,是有组织科研典型力量。学校近年来集聚力量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围绕科研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逐渐成为重大原创成果和“卡脖子”技术的策源地,有力支撑了我校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发展。
会上,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友云教授作工作汇报,总体介绍了中心组建背景、发展宗旨、建设定位、硬件条件、管理架构、运行制度、文化经营等顶层谋划布局,具体阐述了人才团队、设备系统、技术方向、主攻特色、重大活动等科研开展情况,重点列举了近年来取得的“天问一号”深空应答机、卫星频谱监测系统、可见光通信芯片等系列代表性成果,提出中心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构想建议。
王金龙院士指出,中心应在国家科研平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进一步厘清未来重组发展规划,凝练核心技术研究方向,引进国际型领军型人才,破解体制机制中制约发展的桎梏,打造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等,提升中心产出更多“大成果”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王院士还与现场参会人员就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周亮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王院士的建议为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建设带来重要启示,我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把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性示范性的平台基地、全国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创新高地,促进南邮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与会人员交流讨论
(撰稿:李梦娥 初审:戴修斌、邹玉龙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