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9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主办,我校和百度承办的第28届全国人工智能师资培训在线上开课,来自全国240余所高校的40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李世华,百度AI技术生态总经理马艳军,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在线出席开幕式。
孙力娟副校长在致辞中欢迎参加此次培训的各位老师。她介绍了我校人工智能学院立足大信息特色发展道路,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扎实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的情况。她表示,培训班的举行有助于各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也将对有效助力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和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李世华理事长指出,此次中国自动化学会、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与百度、南京邮电大学的合作,聚焦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AI+邮政行业应用等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度讲述教学实践及工程案例应用,有助于技术赋能课堂,解锁高校AI教学新思路。
马艳军总经理分享了当前AI时代下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的思考。他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各行各业的创新版图,今天的AI技术与应用呈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超乎想象。在计算机相关的人才培养中,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将成为未来人才的通用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相关学科的教师也呼唤更创新、跨界、开放的教育理念和更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强大的创新能力。他表示,百度希望与三方共同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与南邮共建飞桨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未来与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一起,协同生态伙伴资源,助力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三天的培训中,来自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百度等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百度飞桨人工智能方法,并结合人工智能在机器视觉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展开了共计20场次的理论学习、线上实践和研讨,培训反响热烈。
2018年4月,我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整合人才、学科、科研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在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开展人才培养,鼓励和扶持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四年来,人工智能学院注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百度公司共建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共同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提升国家和地方自主创新水平,构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优势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我校承办第28届全国人工智能师资培训会
(撰稿:王乃艳 初审:王强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