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南京邮电大学、农工党江苏省委、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共同主办,来自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及新闻媒体、学术期刊等多家单位15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 共同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商讨献计。论坛集中发布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六项智库研究成果。
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于2018年6月在北京成立,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是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发起和设立的国内第一家专门针对大运河研究的新型智库论坛, 秘书处分设在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物资学院,旨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资源。
在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智库成果发布和2018年秋季报告会中,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此次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就生态竞争力引领的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京津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启示、大运河沿岸的标志性景观建设,以及现代城市群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关系、实现相应政策的精准化等多个方面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从多个层面、多种视角带来最新进展及前沿动态,分享最新的研究经验,介绍最新的智库成果,圆满完成了论坛“交流思想、共享智慧、分享经验、凝聚共识”的目标。
此次“大运河文化带智库成果发布暨2018年秋季报告会”正是在新一轮调研成果出炉之后、后继工作开展之前的节点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会议。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兄弟单位间的对话,搭建大运河研究互动交流平台,有利于深化共识、通力合作,推动大运河研究的开展。此外,论坛系统整合了专家学者的调研成果,将向中央有关部门和属地省(市)委、省(市)政府报送资政建议和专题资政报告,发挥应用性研究的政策引领性作用,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亮丽名片、彰显文化自信的地标性工程、中华文脉的重要标志做出应有重要贡献。(杨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