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审议,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法律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人大网日前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向全社会征集意见。根据起草说明,我国网络安全法的起草工作秉承了三项原则,即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
7月9日,我校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计算机学院召开《网络安全法(草案)》学术研讨会,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的相关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我国著名网络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吕述望教授和华为公司全球首席安全官李雨航先生联线参加研讨。
研讨会由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王春晖教授主持,经过深度研讨,会议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的修改建议,重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关于网络安全立法的目的,应强调将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作为网络安全立法的目的,同时应该对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给予同等保护;二是应当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网络安全中的义务和责任;三是建议对网络运营者的网络违法行为导致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应当采取“红旗原则”,而不是“避风港”原则,以促使网络运营者对其违法行为主动及时地予以纠正。同时,研讨会还对“网络安全”的定义是否需要具体明确、《草案》中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与今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关系以及网络实名认证制度是否具有溯及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形成了《草案》的修改意见,在征求专家意见后将提交全国人大《网络安全法》立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