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要闻
凝聚共识 整合资源 打造特色 实现突破 ——校领导与我校省级以上重点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共商大计
发布时间:2011-07-04 浏览次数:2334 文章来源:科技处
分享至:

  7月1日上午,在科学会堂第三会议室,我校召开了省级以上重点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会议。校长杨震教授、副校长黄维教授出席了会议,副校长朱洪波教授主持会议。
  杨震校长讲话指出,省级以上重点平台是我校科技创新实力的体现,是学校整体事业、特别是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我校“十二五”期间乃至中长期发展工作的关键。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我校重点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针对发展中的不足和差距,杨校长指出,学校将成立重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布局,出台扶持政策;科技处设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监督、考核、审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协调好校内外各类资源,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重点平台要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分析现状,明确不足,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多渠道努力,推进平台建设;相关学院要树立大局意识,明确职责,把平台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院发展。从而完善我校以国家级重点平台为龙头、省部级重点平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黄维副校长提出了40字的建设思路:厘清现状、明确目标、整合资源、集聚人才、政策体现、重点支持、形成亮点、打造特色、分级推进。他说,各重点平台要根据目前自身的建设情况,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不足的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整改的措施。学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现有重点平台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成熟的重点平台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和财政方面的连续支持,促进选定的重点平台汇聚校内优势资源,打造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使之成为在全国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同时,通过部级重点平台的推升工作来带动相关省级重点平台的建设,促进各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的升级工作。
  朱洪波副校长介绍了进入“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的情况。根据学校实际、借鉴兄弟高校成功经验,朱洪波副校长提出推升国家级重点平台建设方案:一是依托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集聚资源,突破常规,重点突破;二是争取其他渠道申报国家级重点平台,如国家发改委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军方的国防重点实验室等;三是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申报建设国家级重点平台。
  科技处施琴芬处长提出八点推进措施:一是聚焦重点,整合资源;二是制订计划,提前进入;三是设立专门机构,集聚外部资源;四是政策支持,条件保障;五是避免重复,沟通论证;六是分流支持,区别对待;七是主动联系,搜集信息;八是积极汇报,广泛动员。
  出席本次会议的省级以上重点平台负责人先后汇报了各平台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各自存在的不足,对照国家重点平台条件和要求,找差距、寻对策,凝共识,深入研讨了重点平台的发展和推升工作。此外,科技处负责人、相关学院院长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省级以上重点平台是我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次会议是自去年学校设立重点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校省级以上重点平台负责人会议,旨在总结交流、摸清家底,研讨和规划“十二五”时期我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工程。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