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研究生院(筹)学科建设办公室在我校仙林校区五号楼4楼会议室举行了“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家咨询会。本次咨询会有幸邀请到多位国内学术泰斗和活跃于科研前沿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专家,其中包括我国著名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学础院士,著名的超导电子学专家、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培亨院士,以及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顾忠泽教授、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侯晓远教授、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施毅教授等一流学者,共同为我校新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建设方案把脉导航、为电子学科的发展出谋划策。我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筹)院长黄维教授,副校长刘陈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所涉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负责人与相关学术骨干,研究生院(筹)领导和职能处室人员出席了咨询会。
首先,黄维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院士、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发展状况,以及此次新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的相关情况。他希望各位院士、专家以高屋建瓴般的学术视野审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方案的各个角度,特别是学科方向凝练、学科队伍组成等方面的内容;审查建设方案是否符合学科发展趋势,是否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我校独有的学科特色和竞争优势,从而使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方向设置更加科学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科队伍组成更加合理。同时,指导我校学科建设规划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形成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竞争优势,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后,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程崇虎院长做了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学科建设规划草案汇报。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和目前学科发展水平,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拟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射频与天线、计算电磁学)、电路与系统(智能器件与系统)、微纳电子学(集成电路、微结构与微系统、微纳电子材料)、物理电子学、有机电子学和生物电子学等方向布局。这些方向集成了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理学院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优势学科力量,凝聚了一批优秀的学术研究人员,并已有一定的成果体现和学术声望。
在听取汇报后,与会专家纷纷建言、认真讨论并形成咨询意见。专家们认为,我校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有比较好的科研基础,一级学科博士点所拟设的学科方向较好地反映了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涵盖的研究领域,在一些方向上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有机电子电子学方向在国内特色和优势明显。这些方向不仅体现了我校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科传统,并且将近年来我校异军突起的有机电子学与生物电子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涵盖在内,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专家们建议,在以上建设方案基础上,应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与优势,以求更加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专家们建议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有的工作基础,在具备较好基础的有机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方向取得较大突破,以确立该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地位,使上述学科方向成为引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乃至整个学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的主力军。同时,专家们也指出,博士点学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建议学校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学风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规划、协调发展,对该博士点建设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支持该学科快速发展。
最后,刘陈副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对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将按专家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学科建设规划,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及相关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学校将以新增学位点建设工作为契机,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好已获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力争在短时间内上水平、出特色、创声誉,引进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团队,取得突出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为学校、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校召开“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家咨询会
发布时间:2011-06-13
浏览次数:2319
文章来源:研究生院(筹)学科建设办公室
分享至: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