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两会胜利闭幕。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杨震校长随江苏代表团回到南京,朱永平副校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机场迎接。翌日下午两点,学校在三牌楼校区科学会堂二楼报告厅召开两会精神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金才、副校长黄维、刘陈、叶美兰、张春福等出席报告会,曹书记主持了会议。
杨震校长的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议程和会程;会议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成果;会议通过的各项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和李源潮部长到江苏代表团的情况;人大代表热议的问题与观点等。
杨校长重点介绍了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内容。政府工作报告分三部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2011年的主要工作。杨校长列举了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几点内容,指出其最大的特点是关心民生。“十二五”规划的目的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其主线是经济转型、调整结构、发展民生。杨校长认为这三点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作出了自己的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重大的意义是,宣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成,并郑重宣布,我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为我国今后的政治改革定下了基调和方向。
杨校长还向与会人员通报了胡锦涛总书记和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到江苏代表团的情况。3月5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与江苏代表团代表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与代表们亲切话谈,认真倾听代表们的发言,不时问话,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生的热切关心。李源潮部长到代表团驻地看望代表们,对江苏深有感情的他谈了十点感想,并对江苏工作提出三点希望,希望江苏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开局之年创科学发展之先,争和谐发展之优,形成江苏精神;以换届为契机,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杨校长还用图片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人大“风景”,令大家如临其境。同志们数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杨校长的报告,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据悉,杨震代表本次会议就幼儿教育、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等问题共提交7份议案,涉及教育、民生、环境保护等方面。会议期间,他接受各类媒体专访10多次,包括光明日报、人民邮电报、新经济导刊等中央媒体,也包括江苏卫视、江苏教育频道、新华日报等地方媒体,访谈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参加本次报告会的有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代表、中层以上干部、基层党委(总、直支)委员、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校级以上重点学科负责人、校中心组成员、离退休职工和部分辅导员及学生代表。
杨震校长两会归来话两会
发布时间:2011-03-17
浏览次数:49
文章来源:校报
分享至: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