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产业网】2014年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慧城市主题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隆重举行 |
发布时间: 2014-05-19 浏览次数: 1308 文章来源: 中国信息产业网 |
5月17日,2014年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慧城市主题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隆重举办。这次论坛是在中国通信学会的指导下,由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通信学会联合主办。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射频识别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智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物联网研究院、南京物联网应用研究院、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通信学会无线通信专委会、国睿集团联合承办。参加这次论坛的代表包括来自全国地方与军队教育、科技、产业、服务业等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约400人。江苏省人民政府秘书五处、江苏省教育厅科技产业处、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江苏省科技厅成果处、江苏省经信委信息安全处、江苏省环保厅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南京市信息中心、南京市经信委电子信息产业处、南京市鼓楼区科技局等省市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4年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慧城市主题论坛
每年5月17日作为“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是由国际电信联盟倡导建立。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先生专门为本次论坛发来贺电。贺电中说,从全球范围来看,为了创造和谐美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解决越来越突出的城市病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大趋势。而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宽带连通既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又是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强大动力。赵厚麟副秘书长很高兴论坛已经注意到智慧城市建设和宽带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并邀请各方面的专家一起,交流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探讨今后发展的思路。他希望本次论坛能进一步推动有关方面的科技发展和创新。
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局(ITU-R)第三研究组副主席、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物联网研究院院长 朱洪波 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局(ITU-R)第三研究组副主席、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物联网研究院院长朱洪波教授为大会作了《智慧服务产业模式与智慧城市协同创新》的特邀主题报告,深刻阐述了协同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实现城市综合服务和管理智慧化的思想理念、产业模式、发展路径和解决方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院长张聪教授,江苏省环保厅信息中心主任、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何春银高工,南京市信息中心主任何军,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中心常务副主任丁恩杰教授,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总裁祁晓荔教授级高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无线政企网总工程师、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伏生高工,南京物联网研究院总经理、南京三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辛柯俊高工,海尔数码集团总工程师翟翌立高工,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金大,解放军理工大学科研部组织计划处处长 吴启晖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教授、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南杰等11位嘉宾先后作了题为《移动医疗领域的探索和进展—以309医院为例》、《1831生态环境监控——一个与众不同的物联网应用》、《智慧南京的探索与实践》、《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创新商业模式、推进智慧服务》、《智慧网络—5G中的M2M技术研究》、《基于用户感知的智慧配送服务》、《家庭物联平台》、《智慧节能,构建美好未来》、《物联网军事应用与未来方向》、《功能创造价值、创意改变生活:车联网改变汽车生活》等大会主题报告。
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的智慧服务商店网络平台
在“智慧节能环保”、“智慧交通物流”、“移动医疗与智慧健康”等3个专题分论坛上,有关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进一步分享了在“智慧节能环保”、“智慧交通物流”、“移动医疗与智慧健康”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
智慧节能环保项目
“智慧节能环保”专题分论坛由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何春银高工、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金大教授级高工联合主持。中国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解放军理工大学刘鹏教授、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节能事业部经理黄小鉥、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汪东华、江苏省测绘工程院院长徐地保、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节能事业部副经理张如通、江苏省环境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毛佳茗、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周一涛、上下软件集团南京智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晓东分别作了《云存储在1831生态环境监控中的应用》、《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节能体系》、《1831生态环境监控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空间数据助力1831生态环境监控》、《物联网在绿色照明中的应用》、《1831生态环境监控在环保监管工作中应用展望》、《1831生态环境监控中云Portal应用》、《1831生态环境监控安全篇-零病毒预警安全管理》等专题演讲。
作者:张前
|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