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24小时待命”辅导员的故事 全省高校辅导员现场能力大比拼 |
发布时间: 2018-05-28 浏览次数: 1735 文章来源: 交汇点 |
交汇点讯 5月17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七届江苏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来自全省30所高校的30名优秀辅导员,通过初赛、复赛两轮选拔,从全省近万名辅导员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现场PK分为笔试、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理论宣讲等比赛项目。 “工作之前,我听很多前辈们说,辅导员工作是24小时待命,哪怕寒暑假也很少休息,一旦有什么事情,天南海北都要飞回来。”南京邮电大学的肖俊桂2016年开始做辅导员,她说:“入职后,白天要查学生上课率,晚上要去宿舍查房,平时更是有很多琐事等着辅导员来处理。确实是24小时待命的状态。而且我面对的都是一群95后、00后的孩子,很有主见和想法,处理事情一要讲度,二要求创新。” 一般来说,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配比是200:1,也就是说,一个辅导员要管200个学生,管的人多,面对的问题也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韩楚是个‘85后’,当辅导员有六年了,在这个队伍中算是老人。她说:“带了两届学生,感受最深就是现在大学生更关注自我利益的诉求,也更愿意表达自己。”“90后”杨恒在南京理工大学读研二时就兼职辅导员,2016年毕业时,他放弃了一家科研院所的工作,选择留校当辅导员,他说:“带了两年的学生丢下舍不得。”平时,杨恒会拉一个群,号召学生们一起打篮球;他还自己设计了一个网站,上传工作日记,四年下来已经累计有80万字。就在不久前,他还带着学生们设计了一套《论语》漫画,入围了2017原动力中国高校动漫出版孵化计划。就在决赛现场,杨恒收到学生们给他发的信息:“杨老师,上午我们拍毕业照,我们想和你合影,等你来。”,杨恒告诉记者:“就要毕业了,我和其他老师们商量,打算送学生们一双筷子,上面印有每个人的学号。学设计的同学很辛苦,经常错过饭点儿。筷子的意思是让他们再忙也要记得吃饭,再苦也要快快乐乐,再拼也要团结协作,再难也要并肩前行。” 今天的决赛,南京邮电大学肖俊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楚、中国矿业大学刘宁、南京理工大学杨恒、河海大学王颖、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雷等6名选手获一等奖,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卢淳等10名选手获二等奖,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徐海楠等14名选手获三等奖。 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通讯员 周健 |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