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技术学院《艺术基础》课后教学活动 |
发布时间: 2008-03-25 浏览次数: 871 文章来源: |
开展第二课堂 深化学风建设 ——记传媒技术学院《艺术基础》课后教学活动 发表时间:2008-03-25 ——————————————————————————————————— 近日,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传媒技术学院2007级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同学们在《艺术基础》授课老师谭维的带领下参观了南京博物院。 走进南京博物院,就像走进了一座神秘幽静的城堡。静谧的气氛、优雅的古典音乐让同学们立刻远离了门外的车马之喧。细细地看着玻璃柜里或远或近或大或小的文物,感觉穿行于混乱的封建制度和轮回的时光隧道中,每走一步,都感觉行走在历史与现实的通道中。 走进一个又一个展览大厅,同学们从心底敬佩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则是韵味。而这里是两者兼具。这里展出的文物横亘数千年,从晶莹剔透的玉器古玩到做工精细的织绣云锦,从6000多年前的玉珏到东汉年间的银缕玉衣再到乾隆亲笔题诗的龙凤纹玉璧,一件件文物比文字更加直观和更具有冲击力。大家静静地凝视着至今还光滑如新的陶瓷漆器、玉盘瓷炉、翡翠青铜,感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皆已融化于静立眼前的件件文物之中,让心灵与它们自由地沟通,与它们充分地交融,与中国文化里最有生命,最有价值的部分相遇。我们寻觅着表达和交流的可能性,正如余秋雨先生深入中国的历史长河进行一次辉煌的苦旅一样,同学们仿佛也在同这里的一切进行着艰难而真诚的对话。走出南京博物院,回首看看悬挂于正中的“物华天宝”,那里的一阶一柱仍然深深地引发出同学们对中国古文化深远而浩大的慨叹。 《艺术基础》这种教学方式在传媒技术学院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年。通过参观,同学们感悟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得以激发,对课程的探究欲望增强了,审美情趣也得到提升,教师对课程的授课更加投入了,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有效地促进了我院优良学风的形成。 传媒技术学院 2008年03月25日 |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