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 系列活动走进南邮

时间:2024-03-01浏览:1659

  2月28日下午,第十二期“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系列活动在我校仙林校区融创共享教学空间举行。活动围绕“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主题展开,共同研讨我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实施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教师代表在现场观摩,活动同步面向全省高校进行线上直播。

 “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 系列活动走进南邮

  该系列活动由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于2023年3月启动,旨在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促进教学能力提升”的要求,促进高校教师教学交流与资源共享。每期活动走进一所高校,开放观摩品牌特色教研活动,并线上同步直播。

  我校4位江苏省教学名师黄丽亚教授、肖建教授、沈建华教授和王海艳教授围绕研讨主题分别作专题报告。

  黄丽亚教授作《电子电路理论课程的改革》主题报告。她从改革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教学考评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赋能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黄丽亚教授主持活动并作主题报告

  肖建教授作《电工电子实验实践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他从课程概况、改革思路、实践探索及改革成效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在内容重构显新、模式融合创新、科创引导促新、资源辅助立新以及考核多元验新等实践探索。

肖建教授作主题报告

  沈建华教授作《数字化转型下的虚拟仿真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题报告。他从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变革趋势、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电子信息类传统实体实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介绍了我校数字化赋能虚拟仿真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沈建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王海艳教授作《数字化转型下的国际化课程建设与探索》主题报告。她从国际化课程的内涵、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内涵、数字化转型下国际化课程的创新思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王海艳教授作主题报告

  相关课程组骨干教师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学生工程能力、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以及青年教师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了研讨与交流。

教师交流发言

  南京大学王骏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王建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强胜教授受邀进行点评。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我校电子信息类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共同探讨了相关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性意见。

专家点评

  省教育厅高教处郭新宇调研员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要求。高校今后要进行更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创新与改革。要充分利用虚拟仿真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充分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升课程内涵,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郭新宇调研员作总结发言


(撰稿:陈嫒琳 摄影:毕莹莹 初审:刘胜利、沈建华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