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贝尔英才学院主办的“鼎峰讲坛”第十七讲在仙林校区行政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量子光学专家郭光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百年光量子——纪念爱因斯坦‘光量子论’诞生110周年”学术讲座。贝尔英才学院相关负责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和贝尔英才学院师生参加讲座。
郭光灿院士以19世纪物理界的两大“灾难”开始,从“‘光子’诞生”、“光子特性”、“光子魅力”、“光子是什么”四方面,介绍了科学界对于量子理论与实验的探讨过程,以及量子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量子信息的传输原理与量子计算机在未来科技、军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量子技术在信息安全、文件传输、数据储存方面的应用。郭院士的演讲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激发了同学们对新世纪一门重要的学科——量子力学的兴趣,为同学们开启了一扇通往量子世界的大门。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与郭光灿院士探讨量子理论的生活应用、发展前景、微观与宏观世界的界限性等问题。郭院士鼓励年轻学子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的量子科技事业中,也欢迎贝尔英才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报考中国科技大学,进入他的科研团队深造学习。
报告尾声阶段,郭光灿院士为贝尔英才学院题词,希望贝尔英才学院学子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郭光灿简历:
郭光灿,男,汉族,中共党员,1942年12月出生,福建泉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主任。
自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担任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 of Quantum Information》 的Managing Editor;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科技部中长期规划“量子调控”重大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项目《基于固态系统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和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多功能固态量子存储器》的首席科学家。200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进步奖,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CCTV科技创新人物”并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4年获安徽省科技奖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包括Nature子刊(15篇)、Phys. Rev. Lett(35篇)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0多篇,他引超过12000次。培养博士80余人,其中5人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教授莅临鼎峰讲坛
郭光灿院士作讲座
学生提问